春有事巡狩,代仪已隔年。
兹当躬毖祀,无任意夔虔。
五戊遵今古,三牲卜吉蠲。
祝釐怀岁际,回忆歉秋连。
益用增惭德,惟祈利大田。
载芟诵周雅,示本见真诠。
春有事巡狩,代仪已隔年。
兹当躬毖祀,无任意夔虔。
五戊遵今古,三牲卜吉蠲。
祝釐怀岁际,回忆歉秋连。
益用增惭德,惟祈利大田。
载芟诵周雅,示本见真诠。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仲春时节祭祀社稷坛的庄重仪式。首句“春有事巡狩”,点明了春天是进行巡视和狩猎的季节,暗含着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利用。接着“代仪已隔年”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仪式的传承与延续。
“兹当躬毖祀,无任意夔虔。”表明了皇帝亲自参与祭祀活动的庄重态度,同时也强调了对古代礼仪的尊重和遵循。“五戊遵今古,三牲卜吉蠲。”描述了祭祀时遵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占卜确定最佳的祭祀日期和牺牲种类,确保仪式的神圣与顺利。
“祝釐怀岁际,回忆歉秋连。”这两句表达了对新一年的祈愿,以及对过去歉收季节的反思,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益用增惭德,惟祈利大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皇帝希望通过增加自己的道德修养,为国家带来丰收的愿望。
最后,“载芟诵周雅,示本见真诠。”引用《诗经》中的诗句,不仅增添了文采,也寓意着通过祭祀活动,传达了对祖先智慧的尊崇和对农业社会根本价值的理解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朝皇帝在春季祭祀社稷坛时的庄严仪式,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意义和对国家、自然及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白虹流光横太虚,蚌胎进出明月珠。
紫瞳照席秋制电,渥洼突出苍龙驹。
前年得子瘦如竹,失马未必不为福。
今年得子燕颔丰,会看万里飞食肉。
徐君发白颜且酡,晚而得子未足多。
明年为君招取杜陵老,来作徐卿二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