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弘文馆盛开,难将汗脚涴金台。
搜山不见之推出,入海难呼太白来。
士各自媒谁待聘,世皆欲杀少怜才。
空存先帝昭回笔,永閟巾箱不忍开。
曾见弘文馆盛开,难将汗脚涴金台。
搜山不见之推出,入海难呼太白来。
士各自媒谁待聘,世皆欲杀少怜才。
空存先帝昭回笔,永閟巾箱不忍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悲凉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弘文馆盛开景象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无奈与对才华横溢之士的同情。"难将汗脚涴金台"一句,既是对曾经辉煌场面的怀念,也隐含着个人才能难以施展的苦恼。而接下来的"搜山不见之推出,入海难呼太白来"则是在强调诗人对于无法寻觅到像苏轼(太白)那般伟大人物的无奈与悲哀。
中间四句"士各自媒谁待聘,世皆欲杀少怜才。空存先帝昭回笔,永閟巾箱不忍开"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文人才华横溢却难以得到赏识甚至遭受打压,而那些曾经赋予他们希望与支持的力量,如今已成为空壳,无法再次启用。
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日辉煌与今日落寞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变迁、人才辈出的感慨,以及个人的无力感和悲凉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