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水佳,东晋乃多贤。
清芬驻林浒,散逸同云烟。
石刻昔所见,彷佛如所传。
世远道已湮,父老犹能言。
短篁自丛翳,骈山更苍妍。
养浩贮深望,匡居岂徒然。
君看东山出,淮海无腥膻。
会稽山水佳,东晋乃多贤。
清芬驻林浒,散逸同云烟。
石刻昔所见,彷佛如所传。
世远道已湮,父老犹能言。
短篁自丛翳,骈山更苍妍。
养浩贮深望,匡居岂徒然。
君看东山出,淮海无腥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渐逵对兰亭的赞美与感慨。诗中描绘了会稽山水之美,以及东晋时期文人雅士的聚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首句“会稽山水佳,东晋乃多贤”,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历史背景,会稽的山水之秀美,孕育了众多贤才。接着“清芬驻林浒,散逸同云烟”两句,以“清芬”比喻贤才的品德,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如同林边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又如同云烟般飘渺而自由,象征着他们的精神风范。
“石刻昔所见,彷佛如所传”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敬仰,虽然时间久远,但通过石刻仍能感受到先贤们的风采。接下来“世远道已湮,父老犹能言”两句,感叹时光流逝,道路已难寻,但仍有年长者能讲述往昔的故事,传递历史的记忆。
“短篁自丛翳,骈山更苍妍”描绘了兰亭周围的自然景色,竹林茂密,山峦连绵,色彩斑斓,生机勃勃。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文人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
“养浩贮深望,匡居岂徒然”则是对文人品格的赞颂,他们内心充实,志向高远,即使身处平凡之地,也能有所作为,不虚度光阴。
最后,“君看东山出,淮海无腥膻”一句,以东山象征文人的才华与高尚情操,希望人们能够看到文人如同东山般卓越,使得淮海之地也远离世俗的污浊,充满了文化的芳香与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崇敬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