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兰亭》
《兰亭》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古风

会稽山水佳,东晋乃多贤。

清芬驻林浒,散逸同云烟。

石刻昔所见,彷佛如所传。

世远道已湮,父老犹能言。

短篁自丛翳,骈山更苍妍。

养浩贮深望,匡居岂徒然。

君看东山出,淮海无腥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渐逵对兰亭的赞美与感慨。诗中描绘了会稽山水之美,以及东晋时期文人雅士的聚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首句“会稽山水佳,东晋乃多贤”,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历史背景,会稽的山水之秀美,孕育了众多贤才。接着“清芬驻林浒,散逸同云烟”两句,以“清芬”比喻贤才的品德,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如同林边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又如同云烟般飘渺而自由,象征着他们的精神风范。

“石刻昔所见,彷佛如所传”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敬仰,虽然时间久远,但通过石刻仍能感受到先贤们的风采。接下来“世远道已湮,父老犹能言”两句,感叹时光流逝,道路已难寻,但仍有年长者能讲述往昔的故事,传递历史的记忆。

“短篁自丛翳,骈山更苍妍”描绘了兰亭周围的自然景色,竹林茂密,山峦连绵,色彩斑斓,生机勃勃。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文人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

“养浩贮深望,匡居岂徒然”则是对文人品格的赞颂,他们内心充实,志向高远,即使身处平凡之地,也能有所作为,不虚度光阴。

最后,“君看东山出,淮海无腥膻”一句,以东山象征文人的才华与高尚情操,希望人们能够看到文人如同东山般卓越,使得淮海之地也远离世俗的污浊,充满了文化的芳香与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兰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精神的崇敬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赠叶舍人名沣六章·其二

客身怜病困,懒造故人庐。

过我相慰藉,牵衣重叹吁。

忽来千绪引,翻觉一辞无。

坐且眄寥廓,天云空郁纡。

(0)

写箓

洞元无极启真师,八景龙钤上界仪。

夹叶轻芸幽蠹发,透笺明露晚花滋。

文颁玉局无凡语,术授金丹有誓辞。

倘许灵霄参下席,清华制体尚能为。

(0)

园居养疾以盆卉自娱各系小诗得十章·其六六月雪

粉廊暗初夕,气薄难为云。

罗纨洁相妒,拂之霏玉尘。

到地久不消,蚁来饮其薰。

(0)

过草鞋岭偶得三绝句·其三

不知卓锡西来意,休问骑牛东去人。

木羽仙童披短发,要从天外乞元津。

(0)

后从军诗五章·其五

分营互犄角,声势何其雄。

撄山但坚守,不偾即大功。

奈何举动轻,忍视流血红。

费縻千辆银,散漫难诘穷。

特编奖赏书,奏报相弥缝。

遂使市侩名,滥隶官籍中。

群公面目存,清夜试扪衷。

(0)

除夕

去年除夕笳声里,今夕岁除闻雁声。

团坐亲孥当酒满,不知江海正云横。

还春有兆天难秘,托足无陂意亦平。

东极苍龙头角砺,江湖万态约平明。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