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岭》
《回岭》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梯级层层步颇艰,岭头清吹逼人寒。

四边绝壁诗怀壮,一片苍空眼界宽。

何处山坳吞落照,长年石罅喷鸣湍。

支筇对景盘桓久,领略留将作画看。

(0)
翻译
阶梯层层攀登艰难,山顶清风刺骨凉。
四周峭壁令诗情豪放,广阔天空开阔视野。
哪座山谷吞噬夕阳余晖,常年石缝间泉水奔腾。
拄杖驻足欣赏景色良久,美景如画永记心上。
注释
梯级:台阶。
清吹:清凉的风。
逼人寒:刺骨的寒冷。
绝壁:陡峭的悬崖。
诗怀:诗人的胸怀。
苍空:广阔的天空。
山坳:山谷凹陷处。
吞落照:吞噬落日余晖。
石罅:石头缝隙。
鸣湍:流水声。
筇:竹杖。
盘桓:徘徊逗留。
领略:欣赏。
作画看:作为绘画题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行走的艰难和壮观景象。开篇"梯级层层步颇艰,岭头清吹逼人寒"写出了攀登之苦,以及山顶上那种清冷刺骨的风。紧接着"四边绝壁诗怀壮,一片苍空眼界宽"则展现了诗人面对雄伟绝壁时的心怀壮志和开阔的视野。

第三句"何处山坳吞落照,长年石罅喷鸣湍"中,“山坳”指的是山中的凹陷处,而“石罅”则是岩石间的裂缝。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描绘了阳光透过山谷照射在水流上的美丽画面,以及长年累月形成的石缝中潺潺的泉水声。

最后两句"支筇对景盘桓久,领略留将作画看"表达了诗人静坐于山中,对着这般景色久久沉思,同时也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艺术创作的联结。他似乎在用目光去丈量、领悟自然,并且将这些感受转化为绘画艺术。

整首诗通过对山岭之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这种自然之旅如何激发其内心世界和艺术灵感。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题日惺斋为杬上舍封兼似乡进士郑世迪

日惺名尔斋,尔心日了了。

天理日流行,天运日旋绕。

心日日日惺,神理日日妙。

一惺明德昭,太虚游八表。

退藏外昭心,声臭不闻睹。

惺惺斯不惺,长夜何时晓?

(0)

送徐枫冈廷尉考绩之京

冠盖何煌煌,江东送飞黄。

青青枫树林,倏尔染丹霜。●明照君心,瞻望綵云深。

廷尉天下平,吾以啸且吟。

(0)

赠东莞地官正郎李惟肖希说三载考满之京有作

平生子李子,昔会在长干。

世态与时变,旧盟终不寒。

试问何能尔,恒性若存存。

远迹沧洲外,沈冥白云端。

廿年策天府,三载在郎官。

报政朝天去,嗟嗟行路难。

(0)

送仪制顾郎中迁山东佥事

仪制本清吏,积弊颇釐革。

吾志在邦礼,尔明赞予力。

以礼达诸刑,伐柯不远则。

尝闻伯夷典,可以折民忒。

五刑属三千,依伦以立极。

以兹协于中,配命在天德。

(0)

赠蒋生莅赴镇沅经历

忠信与笃敬,蛮貊云可行。

行迈何壮哉,远涉万里疆。

我心久不远,宇宙如室堂。

华夷本同天,岂不同三光。

此言可书绅,亦可书心肠。

书绅有时违,书心长不忘。

(0)

送谢考功显之任福建少参

昔行长千里,欣然得贞幽。

斋分金屋色,门带玉河流。

中有天曹星,光照闽海陬。

丈夫抱经济,及时展才猷。

手挹上林春,去播薇垣秋。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