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洞霄宫》
《游洞霄宫》全文
宋 / 王与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洞霄飞杖屦,人境共真清。

天柱擎峰出,丹泉迸霤生。

栖岩遗隐迹,漱石洗虚名。

珍重乐斯者,微吟谩纪行。

(0)
注释
洞霄:地名,指洞霄宫,道教名山。
杖屦:杖和鞋子,代指步行。
真清:真实的清净,指超脱世俗的清静。
天柱:比喻高耸的山峰。
丹泉:红色的泉水,形容泉水颜色鲜艳。
栖岩:栖息于岩石之上。
漱石:用石头漱口,象征超凡脱俗。
虚名:虚假的名声,指世俗的名誉。
珍重:珍视,看重。
斯者:指享受这种生活的人。
微吟:轻声吟唱。
谩纪行:随意记录行程,表达随性之意。
翻译
在洞霄山中自由行走,人间与仙境共享宁静清幽。
天空中的天柱般山峰挺立而出,红色的泉水从山涧中涌出。
栖息在岩石上的人们遗忘了尘世踪迹,用石头漱口洗净虚名。
对于享受这种宁静的人来说,轻轻吟唱只是随意记录下这次行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仙境奇景,开篇“洞霄飞杖屦,人境共真清”两句,通过对洞霄仙境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清净意境。这里的“飞杖屦”是指仙人手中的法杖,这种神奇之物能够穿云裂石,其神秘莫测增添了景致的幻想色彩。

接着,“天柱擎峰出,丹泉迸霤生”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洞霄宫的壮丽与神奇。天柱擎峰形象宏大,表现了仙境中山峰的高峻和巍峨,而“丹泉迸霤生”则暗示了这里泉水的甘美和灵异。

“栖岩遗隐迹,漱石洗虚名”两句,诗人通过对岩石、溪流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栖息于岩石之上,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博大与宁静;而“漱石洗虚名”,则是诗人对于尘世功名利禄的一种清洗和超越。

最后,“珍重乐斯者,微吟谩纪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番景致的珍视与欣赏,以及在此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悠然自得之情。这里的“微吟”,则是诗人内心喜悦之情的自然流露。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洞霄宫仙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与能
朝代:宋

王与能,号玉壶(影印《诗渊》册三页一六○五)。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隐仙庵双桂相传元时植秋时花开极盛携客及幼子师古观之因赋

钟离真主渡江前,双桂蜷枝已刺天。

南国市朝非曩日,西风阑槛又经年。

黄金万蕊香浮阁,白雪千茎冷覆砖。

零落满阶君勿叹,吾生那得较花坚。

(0)

寄王禹卿

竟日无人至,萧萧风雨凉。

楼台凭晚霁,天地正青苍。

思尔西湖去,拿舟春草长。

无因闻玉笛,烟月夜琅琅。

(0)

次韵子颍送别三首·其三

白发迟闻道,青山且纵狂。

江风清一曲,树日蔽千章。

古哲惟文字,天心岂丧亡。

当忧商订少,暇日一东望。

(0)

论墨绝句九首·其六

霄汉楼凭江水空,鹳峰书画散秋风。

盛时犹记先人说,泪与残丸滴砚中。

(0)

密云县

当道孤城一水边,渔阳斜照隔城悬。

断崖朔吹来阴地,连塞横山蔽远天。

设险檀州防禦所,建安蓨令堑湮年。

男儿未办安边策,略借曹暪定损贤。

(0)

江上竹枝辞·其四

东风送客上江船,西风催客下江船。

天公若肯如侬愿,便作西风吹一年。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