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海光寺楼》
《登海光寺楼》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万里波涛惊绝汉,高楼回首几人悲。

休将作赋拟王粲,错比行吟哀楚词。

寒日独悬沧海外,浮云欲变古今时。

登临自笑同年少,尘幻无心鸿雁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海光寺楼上所见的壮丽海景与内心深沉的情感。首句“万里波涛惊绝汉”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大海的辽阔与波涛的壮美,仿佛连天际都被波浪所震撼。接着,“高楼回首几人悲”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对孤独与离别的感慨,高楼之上,回望故乡,心中难免生出几许悲伤。

“休将作赋拟王粲,错比行吟哀楚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的自我反思,他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比作王粲或屈原那样哀伤的作品,而是追求一种更为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接着,“寒日独悬沧海外,浮云欲变古今时。”描绘了一幅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画面,寒日孤悬于苍茫大海之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

最后,“登临自笑同年少,尘幻无心鸿雁知。”诗人站在高处,面对着广阔的世界,不禁自嘲自己虽年轻却已看透世事如梦幻泡影,只有大雁或许能理解这份心境。整首诗通过海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无题四首·其三

检点清愁且闭关,不堪追忆旧云鬟。

天留缺月抛残栉,铃语微风响佩环。

消息拼如瓶落井,飘零空见鸟还山。

宓妃已化惊鸿影,蘅薄椒涂不可攀。

(0)

陆涧鹤年伯以和卢彬士金陵绝句见示因次其韵六首·其一清凉山

残山荦确照寒晖,依旧高城瞰四围。

欲问萧梁兴替事,寺门黄叶一僧归。

(0)

子夜春歌八首·其五

江南与江北,花鸟自成春。

为有江水隔,相思愁白蘋。

(0)

将进酒二首·其一

浮云从长风,东西南北各自驰。

人心类朝阳,倏忽阴晦安可知。

金樽美酒且为乐,焉能郁郁伤鬓丝。

川中校书才望多,昔时红粉今则那。

(0)

祝滇南刘谦山师七十寿言八首·其八

我亦痴顽甚,乡居岁食贫。

两朝羞百尔,一发系千钧。

聊复颂耆耄,还悲易主臣。

待将申此意,此意渺无垠。

(0)

奉和张痴山先生六十述怀四首·其二

贵游赵李辄经过,尘世光阴付烂柯。

两鬓流银知老大,一肩顽铁尽消磨。

变生轵道须眉玷,路入新亭涕泗多。

我已知君更幽咽,岂宜重听陇头歌。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