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
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
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瞿塘峡的凄清景象。"十二峰头秋草荒",寥寥几字便勾勒出山峰之巅秋草凋零的荒凉画面,透露出一种萧瑟的季节感。"冷烟寒月过瞿塘",通过"冷烟"和"寒月"的意象,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瞿塘峡的险峻在这样的氛围中更显深沉。
接下来的"青枫江上孤舟客"聚焦于主人公,一个孤独的行船者,他的存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不听猿声亦断肠",此处的"猿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象征哀愁与离别,即使不刻意去听,那哀婉的叫声似乎也直抵人心,让孤舟客的情感更为悲切。诗人以简洁而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旅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展现了瞿塘峡的自然景色与人的内心世界的交融。
疏山开山矮师叔,手中木蛇称最毒。
近江无水山无柴,我昔到时无不足。
休论苦瓠与甜瓜,是圣是凡同一家。
但看开山好基业,与伊随分著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