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讵料,也曾经,亲听诸姨法曲。
非月非烟非雾雨,非肉非丝非竹。
不易描摹,最难忘记,耿耿萦心目。
依稀梁畔,暗尘飞堕千斛。
昨者我渡江来,正沙深月冷,浪花堆簇。
饥蜃馋蛟浑不怕,我有听歌奇福。
拍到残时,人将散处,乐往伤幽独。
重逢难必,岸巾且吸船玉。
吾生讵料,也曾经,亲听诸姨法曲。
非月非烟非雾雨,非肉非丝非竹。
不易描摹,最难忘记,耿耿萦心目。
依稀梁畔,暗尘飞堕千斛。
昨者我渡江来,正沙深月冷,浪花堆簇。
饥蜃馋蛟浑不怕,我有听歌奇福。
拍到残时,人将散处,乐往伤幽独。
重逢难必,岸巾且吸船玉。
这首《念奴娇》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在季沧苇宅中观赏歌姬演出后所作。词中描绘了作者对这场演出的独特感受,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
词的开篇“吾生讵料,也曾经,亲听诸姨法曲”,表达了作者对能够亲自聆听高雅音乐的感慨,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音乐大师们相会。接下来的“非月非烟非雾雨,非肉非丝非竹”则以夸张的手法,强调音乐的美妙难以用言语形容,超越了自然界的任何事物。
“不易描摹,最难忘记,耿耿萦心目”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给作者带来的强烈印象和情感共鸣。接下来的“依稀梁畔,暗尘飞堕千斛”运用比喻,将音乐的感染力比作尘埃在空中飘落,形象地描绘了音乐如同细雨般润物无声,又如尘埃般弥漫整个空间。
“昨者我渡江来,正沙深月冷,浪花堆簇”通过回忆昨晚的场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为接下来的叙述铺垫情感基调。紧接着的“饥蜃馋蛟浑不怕,我有听歌奇福”则表达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这次体验的珍视,即使面对可能的困难或挑战,也愿意勇敢追求。
“拍到残时,人将散处,乐往伤幽独”描述了演出即将结束,人群逐渐散去的场景,音乐的余音缭绕,让人心生不舍,同时也感受到了孤独。最后,“重逢难必,岸巾且吸船玉”表达了对再次相遇的期待,同时以“吸船玉”这一动作,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音乐艺术的深深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音乐演出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的深情厚爱,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体验。
画山不似画,亦并难名山。
截然一壁立,错杂黑白斑。
松蘖根莫附,猿狖愁攀缘。
其余尽粗莽,矗矗惟撑天。
如斯观已止,无复瘴叠峦。
是谁摹其形,致令嗤米颠。
当时强不信,亲见始骇叹。
骇叹诧怪变,犹难命荆关。
我问山下人,奇丽方在前。
我乃相其背,庐峰非真颜。
便欲理轻策,阻我缘仍悭。
坐惜画山名,名画终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