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断弦曲》
《断弦曲》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乐府曲辞

晨听焦桐声,夜闻断弦音。

阿女有父资,家学在一琴。

生书五经石,死给十吏札。

阿女有父能,八分乃遗法。

司徒坐上叹,胡雏别时哭。

阿女有父情,情钟为谁笃。

有书何必教,有女翻为辱。

君看荀爽女,一死万事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uànxián
míng / dōngyáng

chéntīngjiāotóngshēngwénduànxiányīn

āyǒujiāxuézàiqín

shēngshūjīngshígěishízhá

āyǒunéngfēnnǎi

zuòshàngtànchúbiéshí

āyǒuqíngqíngzhōngwèishuí

yǒushūjiàoyǒufānwèi

jūnkànsǔnshuǎngwànshì

鉴赏

这首明代李东阳的《断弦曲》以断弦为引,描绘了一个深具才艺却命运多舛的女子形象。诗中通过“晨听焦桐声,夜闻断弦音”展现了女子对音乐的热爱和技艺的精湛,焦桐是古琴的一种,断弦则暗示了她的生活遭遇挫折。

“阿女有父资,家学在一琴”点出女子继承了父亲的音乐天赋,然而“生书五经石,死给十吏札”则揭示了她可能出身书香门第,但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连教育子女的资源也变得稀缺。“阿女有父能,八分乃遗法”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继承自父亲的书法技艺,尤其是那八分书,是父亲的遗风。

“司徒坐上叹,胡雏别时哭”描绘了社会名流对女子才华的惋惜和她离别时的悲泣,反映出世态炎凉。最后,“阿女有父情,情钟为谁笃”表达了女子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无人能及的情感专注,而“有书何必教,有女翻为辱”则揭示了社会对女子才情的误解和歧视,认为有才的女儿反而是耻辱。

诗的结尾,诗人以荀爽女儿的故事作比,荀爽的女儿荀令君因反对权臣而被赐死,但她的一死体现了对真理的坚守和对家族荣誉的维护。诗人借此表达对这位断弦女子坚韧不屈精神的敬佩,认为她的才情和忠诚已经超越了一切世俗的评价,足以为人敬仰。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十月十三.福坛联

源里暖初生,桃洞谷成歌垤栗;

岭头春乍动,梅花酒熟颂冈陵。

(0)

挽彭玉麟联

英雄日月争光,读我朝中兴颂文,百战勋名垂竹帛;

儒将风流自赏,披乃公醉吟诗草,一生知己是梅花。

(0)

挽张之洞联

小子列秋曹,异属尚沾丞相泽;

老臣遗夏屋,同胞应作墓门庐。

(0)

挽张之洞联

回翔中外,为词臣虽匡刘弗如,为畺臣虽陶庾弗如,为辅臣虽丙魏弗如,以一身砥柱狂流,方冀济斯世、康斯民,数钜典酌古准今,温公从洛中来,未竟厥志;

坐镇东南,任粤督值法越之变,任江督值辽韩之变,任鄂督值津京之变,洎去岁宫车晚驾,实能决大疑、定大计,卌余年感恩知己,和仲为天下恸,并哭其私。

(0)

挽曾纪泽联

筹国以怀柔为略,想梯航遍迹,鹣鲽输诚,正当伟烈方兴,外海中朝齐属望;

知公秉钟毓而生,幸桑梓相依,茑萝窃附,胡竟哲人其萎,衡云湘水黯无辉。

(0)

挽张之洞联

筹边老卫国,定策胜韩公,物望三朝名不朽;

翰苑传敬舆,沔阳祠诸葛,相才千古世无多。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