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七》
《湖上别同方子公赋·其七》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龙井饶甘泉,飞来富石骨。

苏桥十里风,胜果一天月。

钱祠无佳处,一片好石碣。

孤山旧亭子,凉荫满林樾。

一年一桃花,一岁一白发。

南高看云生,比高见日没。

楚人无羽毛,能得几游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周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龙井饶甘泉,飞来富石骨。”这两句以龙井的甘甜泉水和飞来的富有纹理的石头为开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氛围。龙井茶闻名遐迩,此处借以喻指水质之清甜;“飞来”二字则赋予石头以动态美,仿佛它们是从天而降,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接着,“苏桥十里风,胜果一天月。”苏桥是西湖边的一座桥梁,十里长的桥上,微风吹过,带来了一种宁静而又悠远的感觉。而“胜果一天月”则将夜晚的月亮比喻成丰收的果实,寓意着美好与圆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

“钱祠无佳处,一片好石碣。”钱祠可能是指与钱氏有关的祠堂,这里的描述似乎在说钱祠虽有名,但最美的还是那片刻满了文字的石碑,石碣上的文字或许记载着历史的痕迹,让人感受到文化的深邃。

“孤山旧亭子,凉荫满林樾。”孤山是西湖中的一座小山,山上有亭子,夏日里,亭子下的树荫清凉宜人,满林的树荫给人一种宁静与避暑的感觉。

“一年一桃花,一岁一白发。”这两句通过桃花的盛开与人的白发,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每年春天,桃花都会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更迭;而人的一岁一白发,则反映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有限。

最后,“南高看云生,比高见日没。”站在南高的地方,可以观赏到云的生成,而更高的地方则能看到日落的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含了人生的哲理——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视野,正如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体验与感悟。

“楚人无羽毛,能得几游越。”这句诗以楚地的人无法拥有羽毛,却能游历越地,比喻虽然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或条件,但可以通过努力和智慧去探索和体验更广阔的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湖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时间、文化等多方面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点绛唇

笑指黄花,两年前事君应记。天涯此意。

留对花垂泪。似水流年,流去真容易。相思味。

嘱君休试。怕短英雄气。

(0)

浣溪纱.集唐

昨夜星辰昨夜风。月斜楼上五更钟。

麝薰微度绣夫容。

岭树重遮千里目,辞根散作九秋蓬。

断无消息石榴红。

(0)

卖花声.柳

烟外柳丝丝。雨困云痴。长亭秋老又多时。

别后飘零谁更管,人隔相思。风已不禁吹。

腰弱难支。章台青袅一枝枝。

曾是旧游攀折处,应惜芳菲。

(0)

金缕曲.西子.八叠前韵

城贮兰陵酒。放锦帆、横塘归去,美人醒否。

万柄莲香五湖曲,消得金尊如斗。

倚红栏、遍三百九。

白纻歌残宵漏歇,晓乌啼、不用铜鱼守。

欹蝉鬓、艳螓首。无端麋鹿胥台走。

最缄恨、甬东江上,难携纤手。

宝屧声中山河尽,往日恩情怕受。

望不到、苧萝溪口。

身逐鸱夷成底事,咏鹣鹣、翻让东施丑。

魂销也、娃宫牖。

(0)

花犯.咏花鸭

傍雕栏,啄花唼叶,呼名任游戏。

依稀芦岸,蘸拍拍烟波,成队飞起。

红裙偷裹采莲女。船头竞弄水。

好趁取、碧天云淡,桄榔斑暗记。

何人竹弓莫轻弹,鸳鸯交颈处,惊他浓睡。

争扑鹿,澄潭下、嫩黄难比。

浑迷却、断霞一点,看只影、横斜穿暮紫。

倩去伴、甲煎银叶,蹒跚香雾里。

(0)

柳初新.寄怀高舜木

当年快作春灯聚。曾踏遍、砖街雨。

帝子高台,将军法曲,弹指旧游如雾。

见说乌衣俦侣。未消磨、平生豪举。脆管哀丝频度。

入新声、香奁词赋。

午桥鱼鸟,平泉树石,都是泥人情处。

待跨个、青驴归去。与君上、云门山路。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