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已复愁还剧,草合通衢杂藓痕。
废屋梁空无社燕,清宵月冷有悲魂。
步兵涉海悬夷馘,飞旆降俘散蚁屯。
且喜丈人在帷屋,愿从骥尾报君恩。
孤城已复愁还剧,草合通衢杂藓痕。
废屋梁空无社燕,清宵月冷有悲魂。
步兵涉海悬夷馘,飞旆降俘散蚁屯。
且喜丈人在帷屋,愿从骥尾报君恩。
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名为《宁德平》。诗中描绘了战后的荒凉景象与胜利的喜悦。
首联“孤城已复愁还剧,草合通衢杂藓痕”描绘了战后孤城的凄凉景象,草木丛生,道路被苔藓覆盖,暗示战争的残酷与破坏。
颔联“废屋梁空无社燕,清宵月冷有悲魂”进一步渲染了战后的荒凉与哀伤,废弃的房屋中燕子不再,只有在清冷的月夜,传来悲痛的灵魂之声。
颈联“步兵涉海悬夷馘,飞旆降俘散蚁屯”描述了战争的激烈与胜利的来之不易,步兵穿越大海,斩首敌人,而投降的俘虏如同蚂蚁般聚集,象征着胜利的果实。
尾联“且喜丈人在帷屋,愿从骥尾报君恩”表达了对胜利的喜悦以及对君王的忠诚与感激之情,希望能在君王身边效力,报答君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英勇与忠诚。
岐阳之民像侯德,远致山中一片石。
依稀宛见城郭面,彷佛尚带山川迹。
一从乘骢换五马,雾渚烟村坐来隔。
摩挲三复如有情,指麾从吏贻江滨。
长卿多病枕书卧,惊起门外高嶙峋。
倒履相迎问来使,开椷再拜生阳春。
荷侯此惠百感集,愧我家徒四壁立。
忽焉屋底开暮晴,摇荡虚无翠寒湿。
新恩旧惠俱在眼,万壑千岩互相入。
滇南大理空自珍,江上数峰尤绝伦。
天然飞走肖麟凤,瑟尔莹润同瑶珉。
坐当保障屹不动,岂免睹物终怀人。
自是侯家有馀积,留待他年隔朝席。
泥金孔雀映芙蓉,郎君近作乘龙客。
胡为致之向儒素,恐使湘灵动深惜。
君不见唐朝太宗重畿甸,遍题姓字留宸眷。
天生异质当大用,安得随君献入光明殿。
《岐阳石屏歌喻太守子乾所惠》【明·陆深】岐阳之民像侯德,远致山中一片石。依稀宛见城郭面,彷佛尚带山川迹。一从乘骢换五马,雾渚烟村坐来隔。摩挲三复如有情,指麾从吏贻江滨。长卿多病枕书卧,惊起门外高嶙峋。倒履相迎问来使,开椷再拜生阳春。荷侯此惠百感集,愧我家徒四壁立。忽焉屋底开暮晴,摇荡虚无翠寒湿。新恩旧惠俱在眼,万壑千岩互相入。滇南大理空自珍,江上数峰尤绝伦。天然飞走肖麟凤,瑟尔莹润同瑶珉。坐当保障屹不动,岂免睹物终怀人。自是侯家有馀积,留待他年隔朝席。泥金孔雀映芙蓉,郎君近作乘龙客。胡为致之向儒素,恐使湘灵动深惜。君不见唐朝太宗重畿甸,遍题姓字留宸眷。天生异质当大用,安得随君献入光明殿。
https://shici.929r.com/shici/Lg6qDJ.html
品菊如相马,不在骊黄间。
以此复相天下士,伯夷陶令何为颜。
维时日月俱逢九,千山萧森松柏后。
且看归去三径花,况有生前一杯酒。
酒酣耳热歌呜呜,白眼仰视云天无。
虎头燕颔秪俗辈,鸢肩火色谁丈夫。
拂衣起就菊花舞,白头童童风缕缕。
金钱若解买秋光,更种明年一千树。
效古初开绿野堂,偶置屏石增清光。
此屏来自万里道,产向滇南山水乡。
点苍秀色多烟景,云雾重重玉龙隐。
星斗高侵太白峰,海天常拂扶桑影。
疑有阴阳变晦明,卧游坐对俱峥嵘。
若非黑白分明见,必是丹青点缀成。
猗予少日多游兴,今已白头寻蔗境。
爱月时登庾亮楼,归田重理陶潜径。
摩挲此石得大观,羲娥来往双转丸。
独倚岩峦酒醒后,便觉空同眼界宽。
微茫云外见新月,晃漾峰头馀积雪。
长夜高堂如有神,衣冠满座皆含冽。
多君珠玉罗胸中,落笔宛有唐初风。
为我石屏歌一阕,安得持献天子明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