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楼山观文·其三》
《挽李楼山观文·其三》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相从剑南幕,公壮我丁年。

寘彼诸生后,荐之明主前。

承颜台衮近,托迹午桥边。

壤厦千秋隔,潸然老泪涟。

(0)
翻译
跟随您在剑南幕府,您的壮志激励我的青春年华。
将我置于学子之后,向贤明的君主举荐。
靠近您如承颜般尊贵,寄身于午桥附近的身影。
虽然与朝廷相隔千里,不禁老泪纵横。
注释
相从:跟随。
剑南幕:剑南节度使的幕府。
壮:激励。
丁年:青年时期。
寘:放置。
诸生:众多读书人。
荐:推荐。
明主:贤明的君主。
承颜:承蒙恩颜。
台衮:古代官服,此处指高位官员。
托迹:寄托踪迹。
午桥:历史上的地名,在洛阳附近。
壤厦:朝廷。
潸然:流泪的样子。
涟:泪流不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挽李楼山观文(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和岁月流逝的深切感慨。

“相从剑南幕,公壮我丁年。”这里描绘了两位朋友在剑南共度青春时光的情景,其中“公壮”指的是朋友的英俊,“我丁年”则是诗人自己的青年时代。"剑南"通常指的是四川一带。

“寘彼诸生后,荐之明主前。”这两句表达了对朋友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得到朝廷重用的美好愿望。“寘彼”意为将他们推荐,“诸生”是对朋友的尊称,“荐之明主前”则是希望他们能够受到贤明君主的赏识。

“承颜台衮近,托迹午桥边。”诗人在这里描绘了自己年老时依然追念往昔情深的场景。“承颜台”可能是一处高台或楼阁,“衮近”则是接近衣襟之意;“托迹午桥边”中的“托迹”意味着留下足迹,诗人似乎在述说自己老年时仍旧喜欢到某个地方去怀念过去。

最后两句,“壤厦千秋隔,潸然老泪涟。”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壤厦”指的是长久的时间,“千秋隔”则强调了时光的漫长;“潸然老泪涟”则是诗人在回忆中不禁老泪纵横,表达了深沉的怀旧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友情和青春记忆的追述,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寄徐石亭

闻道名园盛牡丹,豪家欢赏到春残。

自怜亦具看花眼,种菜浇畦不得看。

(0)

宴游烂柯山·其二

偏裨结束佩刀弓,道上逢迎抹首红。

夜雪不劳元帅入,先禽贼将出洄中。

(0)

寿吴宣府

近来宣府息烽埃,台吉求生款镇台。

笑引双椎胡女拜,传呼万帐令公来。

艾年佩鹊宁非早,薇省垂鱼不待推。

报与江南春信道,题诗寄处陇梅开。

(0)

送殷无美先生之南都三首·其一

忆昔事临洮,夫子主谋议。

密图虏山川,手疏贤王系。

置传授方略,明镫上封事。

单于愿守边,阏氏私自媚。

王庭去幕南,塞下消烽燧。

孤心谅不渝,翻覆生睚眦。

(0)

久留湖上昭庆慈受僧舍得牧斋岁暮见怀诗次韵

自古蛾眉叹入宫,也多失马塞垣翁。

人间岁月私蟠木,天上雷霆宥爨桐。

抱叶蝉吟圜室雨,倚空鸾啸半岩风。

屋梁月落疑颜色,时见残缸几穗红。

(0)

赠徐君图按曲图歌

徐君神宇和且清,翩翩浊世称达生。

但持一杯蟹螯足,能挥万事鸿毛轻。

自言百年在行乐,千金买歌恣欢谑。

尊傍二豪与七贵,醉后五白兼六博。

宁藉疏家有赐金,那识洛阳亡负郭。

鸟雀门中结驷来,蛟龙壁上缠头作。

少小当筵唤奈何,年来老尽怕闻歌。

君家歌儿动心魄,半出已觉魂傞傞。

暗思沉吟还绝倒,恰似看花被花恼。

空惹颠狂气味存,难遣歌词风格老。

九龄十龄解音律,本事家门俱第一。

黄口天教与擅场,白头自叹曾入室。

金陵洞房今老大,柘湖歌台久萧瑟。

凭谁写向丹青里,如画天魔娆居士。

仿佛花间按曲时,恍欲扬蛾发皓齿。

便上九天歌一声,不惜此声无此耳。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