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家山杂咏五首·其五》
《秋日家山杂咏五首·其五》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云山西去接昆崙,河水东来下禹门。

疏凿但能留胜迹,浮沈谁复问真源。

将军三箭功何似,教授千年道仅存。

独立西风看秋色,几多心事向谁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家山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思绪。首联“云山西去接昆仑,河水东来下禹门”以雄浑的自然景观开篇,云山蜿蜒连绵至遥远的昆仑山脉,黄河之水滔滔东流,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长河,连接着古代的禹门。这种壮阔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宏伟,也暗含着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深远。

颔联“疏凿但能留胜迹,浮沈谁复问真源”则转而探讨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疏浚与开凿虽能留下自然景观的胜迹,但真正的源头与本质却往往被人们遗忘或忽视。这里蕴含了对自然规律与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事物本质探索的渴望。

颈联“将军三箭功何似,教授千年道仅存”将视角转向历史人物与文化传承。通过对比将军的武力与教授的知识,暗示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武力与智慧、军事征服与文化传承之间的不同价值与意义。将军的功绩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而教授的知识却能流传千年,体现了知识与文化的持久力量。

尾联“独立西风看秋色,几多心事向谁论”以个人的视角结束全诗,诗人独自站在西风中,欣赏着秋天的景色,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与思考。面对自然美景,诗人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共鸣,却又感到难以言说的孤独与困惑,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景物融为一体,表达了深邃的哲思与情感的细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探讨人与自然、历史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丰富的意蕴和深沉的情感,是明代文人对自然、历史、人生深刻思考的体现。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恭读理斋常太翁老先生殉节录·其一

长材岂与数争衡,盘错翻因利器生。

三载焦劳筹国饷,一朝仓卒陷番营。

直将劲节还天地,不肯全躯负圣明。

最是多情溪畔水,至今流恨几声声。

(0)

恭题晋赠中宪大夫四川崇庆州牧理斋常公殉节纪略后·其二

儒臣赴义植彝常,恤典从优贲宠章。

祀纪昭忠辉汗简,恩垂荣荫续清芳。

花溪漫忆鹃啼血,辽海犹闻鹤返乡。

见说遗徽应立懦,当年慷慨重睢阳。

(0)

和閒居偶感诗有频年论古类何人之句依元韵

七尺微躯几度春,閒从经史阅前人。

雄才惟爱陈同甫,丽句还推卢照邻。

纵使经纶多素志,依然琴鹤少纤尘。

两疏拂袖归来日,田里优游怀葛民。

(0)

和咏新居

每过柴桑处士居,山重水复致偏馀。

烟深野渡孤舟静,云压横冈纲雨疏。

大壑东来还北转,叠峰西起复南纡。

此间佳胜无人识,恰好先生置草庐。

(0)

村居杂咏四首·其一

黜落今如此,归来洽素衷。

一邱原自足,三径复谁同。

濯足沧浪水,开怀君子风。

野花随处好,时插帽檐红。

(0)

杂兴十五首·其五

倚杖閒观对落晖,四山烟霭暮霏霏。

鸦来何处鸣巢树,鸥解无人立钓矶。

横笛声才随犊下,晚炊香恰荷锄归。

欣欣万物私能遂,我自吟诗任是非。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