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邦人物大邦同,万屋鳞鳞气郁葱。
谁挈神峰离海底,幻将廛市纳壶中。
垂帘拟学山阴画,飞舄难乘叶县风。
举首穹旻才一尺,敢凭正直谢天公。
小邦人物大邦同,万屋鳞鳞气郁葱。
谁挈神峰离海底,幻将廛市纳壶中。
垂帘拟学山阴画,飞舄难乘叶县风。
举首穹旻才一尺,敢凭正直谢天公。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城市景象,诗人郭印以仁寿县后的小亭为视角,展现了当地繁华而生机勃勃的风貌。"小邦人物大邦同"一句,暗示了尽管地方不大,但人们的精神气象却不输于大国,显示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万屋鳞鳞气郁葱"描绘了房屋密集,烟云缭绕的景象,如同鳞次栉比的鱼鳞,充满了活力和生气。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运用想象,将神峰从海底升起,象征着神奇的力量将城市纳入壶中,寓言般地表达了城市的奇幻与包容。
"垂帘拟学山阴画"借用了东晋画家顾恺之在山阴的故事,形容诗人想要通过画笔捕捉这如画的场景,但"飞舄难乘叶县风"又暗示现实中难以如愿,暗含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微妙感慨。最后,诗人抬头仰望天空,感叹天地之大,自己所处之地如此微小,但仍表达出敢于正直面对天地的豪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既赞美了地方的繁荣,也流露出诗人对艺术追求和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