晷度运无停,测圭日行北。
星火律蕤宾,阳长亦云极。
炎凉即渐更,盈虚理可识。
羲经对四圣,中心怵然惕。
晷度运无停,测圭日行北。
星火律蕤宾,阳长亦云极。
炎凉即渐更,盈虚理可识。
羲经对四圣,中心怵然惕。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诣斋宫》组诗之一,通过描绘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更替,表达了对宇宙规律的深刻思考与敬畏之情。
首句“晷度运无停,测圭日行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太阳在北半球的运行轨迹,暗示着四季更迭,昼夜交替的自然规律不可阻挡。接下来,“星火律蕤宾,阳长亦云极”则进一步描述了季节的变化,夏至前后,阳光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峰,如同星火般炽热,象征着阳气的极致。
“炎凉即渐更,盈虚理可识”两句,揭示了自然界由热转冷、由满转空的循环变化,蕴含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最后,“羲经对四圣,中心怵然惕”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敬仰,以及内心对宇宙真理的深深敬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法则和人类智慧的双重探索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融入了对时间、空间、生命、宇宙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宇宙观和人文关怀。
弱质何曾避晓风,清霜留下去时踪。
个人真与梅花似,一日幽香冷处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