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尔子上,鲁邦之望。以德则贵,惟道是唱。
师聪师明,友直友谅。伯于祝阿,儒风斯畅。
猗尔子上,鲁邦之望。以德则贵,惟道是唱。
师聪师明,友直友谅。伯于祝阿,儒风斯畅。
这首诗是北宋末年皇帝赵构(即宋徽宗)的作品,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观念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开篇“猗尔子上,鲁邦之望”两句,通过描绘古代圣贤在山上的修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以德则贵,惟道是唱”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以德治国,才能真正受到人们的尊崇。
“师聪师明,友直友谅”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理想的人际关系,其中“师聪”和“友直”指的是教师和朋友应该具备的品质,而“师明”和“友谅”则是对这种品质的进一步阐述,强调了诚信和理解在人与人之间交流中的重要性。
最后,“伯于祝阿,儒风斯畅”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份美好的儒家风范能够广泛传播,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追忆和对理想人格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
君不见西山凛凛百世师,忍穷受饿终采蕨。
又不见丑谬遗臭几千载,当年方丈厌肥滑。
孰得孰失试大观,较若五味辨甘辣。
冶容媚世吁可怜,羞面顾影自涂抹。
名利物我争锱铢,语笑诩诩已衷甲。
方嗟天际暮云深,还见墙阴春草茁。
旨哉君诗良起予,重把心事为君说。
百年功名亦漫尔,尘路投踪何日脱。
杜曲传诗书,百年植门户。
汝少秀而贤,中上期可语。
胡然织锦机,未半已投杼。
谢彼游冶徒,前功尚可补。
堕身泥滓中,起秽实自取。
细读玉汝章,此意可近古。
凡物甘以坏,其成在坚苦。
要须心自鞭,勿以言浪许。
它时观厥成,一笑相尔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