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其一》
《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我能纳禄君辞聘,大觉蓑衣胜衮衣。

有径弗行缘畏险,无形可见要研几。

就令枵腹常亡赖,尽胜枯骸永不归。

何限戟门委荒草,高堂犹记旧巍巍。

(0)
翻译
我愿意接受官职但拒绝应聘,穿上蓑衣比华丽的官服更自在。
宁愿避开艰难的道路,也追求无形却重要的智慧。
即使常常空着肚子,也觉得快乐,胜过枯骨永无归宿。
昔日威严的戟门如今荒草丛生,但高堂的记忆依然清晰如昔。
注释
我能:我愿意。
纳禄:接受官职。
君辞聘:拒绝应聘。
大觉:深深领悟。
蓑衣:渔夫穿的蓑衣。
胜衮衣:比官服更自在。
有径:有路。
弗行:避开。
缘畏险:因为害怕困难。
无形:无形的智慧。
可见:可以追求。
研几:探索智慧。
就令:即使。
枵腹:空着肚子。
常亡赖:常常觉得快乐。
枯骸:枯骨。
永不归:永无归宿。
何限:多么。
戟门:古代官署。
委:丢弃。
荒草:荒芜的草地。
高堂:高大的房屋。
犹记:仍然记得。
旧巍巍:昔日的威严。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方回所作,名为《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其一)》。诗中的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个性和才华。

“能纳禄君辞聘,大觉蓑衣胜衮衣。”开篇即表明诗人不为名利所动摇,宁愿穿着草编的蓑衣,也不愿接受官职的金钱聘请。这里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了诗人的清高节操和独立人格。

“有径弗行缘畏险,无形可见要研几。”诗人选择的是一条不为世俗所喜爱,不是每个人都敢于冒险去走的道路。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在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心态。

“就令枵腹常亡赖,尽胜枯骇永不归。”诗人宁愿让自己保持一种清贫的状态,也不愿意去追逐那些外在的物质享受。这里的“枵腹”和“枯骇”都是形象地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摒弃。

“何限戟门委荒草,高堂犹记旧巍巍。”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意境。诗人似乎在反思过去的一些经历,而现在的自己则是安于简陋,享受自然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与追求,以及他对于物质和精神世界的选择和态度。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挽曾国荃联

支世局者四十年,兄终弟继,一夕震大星,六合绅民安所仰;

结心交兮卅五载,道同途殊,平生矢久约,千秋志趣有谁知。

(0)

无题

青山黄叶林端出;白鹭清江曲处飞。

(0)

挽张之洞联

忆当时先君黄榜同登,际会风云,幸只剩我公一代伟人,江山寄托;

叹此日万国白旗半挂,苍茫烟雨,痛不见斯世千秋名相,天地同悲。

(0)

厅联

少不如人何况老;身将终隐又焉文。

(0)

集苏轼诗联

急惊华构依岩出;遥想茅轩照水开。

(0)

史梦兰继室田太夫人九十大寿

宋典广华禧延仁寿;唐坊和乐制美天下。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