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露顶行,步入南雷去。
归来云雾生,薄暮雨如注。
苍苍将槁苗,郁郁色如故。
人言太守贤,天意肯相助。
不喜亦不惊,太守若无与。
日月行中天,照临及下土。
日月不自功,光明万民睹。
我知太守心,借此以为喻。
试问喻者谁,三山老农圃。
赤日露顶行,步入南雷去。
归来云雾生,薄暮雨如注。
苍苍将槁苗,郁郁色如故。
人言太守贤,天意肯相助。
不喜亦不惊,太守若无与。
日月行中天,照临及下土。
日月不自功,光明万民睹。
我知太守心,借此以为喻。
试问喻者谁,三山老农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岑安卿在烈日下步行前往南雷祈雨的经历。他描述了回来时乌云密布,傍晚时分大雨倾盆的景象,暗示了祈祷得到了回应。诗人以干旱中的稻苗比喻百姓的困苦,而太守的贤明如同日月之光照亮大地,带来了雨水,尽管他自己并未直接求雨。诗人借此表达对太守无私为民的赞赏,同时也暗含了天意的启示。最后,诗人以“三山老农圃”为喻,表明自己是见证者,也是受到惠泽的百姓之一。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太守的德政和天意的恩赐,体现了元代诗歌关注民生、歌颂官员清廉的传统。
海棠花下春风里。曾拼千场醉。如今老去谩情多。
步绕芳丛无力、奈春何。蜀乡不远长安远。
相向空肠断。不如携客过西楼。
却是江山如画、可消忧。
嗟哉马之生,驰骤乃其性。
一为人所羁,寸步不得骋。
局促闲厩中,专俟圉人令。
调服无踶齧,始可用朝请。
战骑冒锋镝,或致陨其命。
绣羁非不华,金狨号为盛。
青黄木之灾,此亦马所病。
立仗尤贵重,一鸣辄斥屏。
何如在牧时,卧起玩烟景。
丰草胜刍豆,清波恣游泳。
韦侯擅笔精,幻出无人境。
思陵赐珍题,昭回光炳炳。
身方缚名缰,三年惭负乘。
细窥乐宽閒,悠然动归兴。
寒林静对展翠屏,六花妆点风景清。
四山簇簇琼瑶树,恍然照映芝兰庭。
寒生晴光色烁烁,含辉照耀银海明。
巉岩石化昆山玉,负暄猿猱出深谷。
可怜不老山白头,梅萼藏春暗香馥。
紫阳留谶歌翠寒,中有玉人在其间。
道传前圣发未发,教开来学难亦难。
豁然胸次冰雪释,白照红日上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