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惠泉》
《惠泉》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济物功偏厚,朝宗势不迷。

一航容宋苇,六斗异泾泥。

润溢呼鱼辙,光分抱瓮畦。

宁同南国咏,酌饮变夷齐。

(0)
注释
济物:救济万物。
偏厚:特别深厚。
朝宗:朝向大海。
势:气势。
迷:迷失。
航:船。
宋苇:宋地的芦苇。
六斗:六斗之量。
异:大相径庭。
泾泥:泾水的泥沙。
润溢:水分充满。
呼鱼辙:呼唤鱼儿的车辙。
光分:光芒四射。
抱瓮畦:像抱瓮灌溉田地。
宁:宁愿。
同:像。
南国:南方。
咏:歌咏。
酌饮:饮酒。
夷齐:伯夷和叔齐。
翻译
救济万物的功德特别深厚,朝向大海的气势不会迷失。
一艘船装载着宋地的芦苇,六斗之量却与泾水的泥沙大相径庭。
水分充满,如同呼唤鱼儿的车辙,光芒四射,照亮了像抱瓮灌溉田地一样的场景。
我宁愿像南方诗人歌咏,也要以这样的方式饮酒,效仿古代的伯夷和叔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清新雅致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济物功偏厚,朝宗势不迷",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宽广无私、光明正大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赞颂某种力量或存在能够普惠万物而不迷失方向。

接着,“一航容宋苇,六斗异泾泥”中,“一航”指的是船只,一“斗”则是古代的量器单位。这里通过对比,一方面描绘了船只在水面上自由航行的情景,另一方面则是用量器来形容河岸(泾泥)之异,展示了诗人对细节的观察。

"润溢呼鱼辙,光分抱瓮畦"一句,则是描绘水波粼粼中鱼儿跳跃的情景,以及阳光穿透水面,照耀在田间小路(抱瓮畦)上的温馨情形。

最后,“宁同南国咏,酌饮变夷齐”中,诗人提到了“南国”,可能是指某一特定地域的美好。通过咏叹与酌饮,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享受和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感知和欣赏。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题龚圣予山水图·其二

当年我亦画云山,云白山青只尺间。

今日看山还自笑,白头输与楚龚闲。

(0)

继郑鹏南书怀

岂不怀归苦未闲,宦情羁思不成欢。

可能治郡如龚遂,只合临流似幼安。

棋局懒从先处着,医方留取用时看。

夜来梦到苕溪上,一枕清风五月寒。

(0)

次韵陈无逸中秋月食风雨不见

溪月当圆夜,看云起莫愁。

层阴连积水,伏雨暗清秋。

白璧难容玷,明珠不可求。

每因观节物,转觉此生浮。

(0)

板桥午食

县郭二十里,板桥三五家。

西风熟禾黍,陆地富桑麻。

去岁遭洪水,高林带旧槎。

他乡岂不好,无奈此生涯。

(0)

食鲈鱼

鲈鱼昔人贵,我行次吴江。

秋风时已过,满意莼鲈香。

初非为口腹,物异可阙尝。

口哆颊重出,鳞纤雪争光。

背华点玳斑,或圆或斜方。

一脊无乱骨,食免刺鲠防。

肉腻胜海蓟,味佳掩河鲂。

灯前不放箸,愈啖味愈长。

张翰为尔逝,我今赴官忙。

出处要义在,不须论行藏。

倚装足朝睡,且快所欲偿。

梦惊听吴歌,海日方苍凉。

(0)

出香奇石

张生贮奇石,携来有遐观。

一峰华不注,堕我几案间。

穿穴作怪供,突兀横苍颜。

炷香烟满窦,野烧生春山。

我久汩俗冗,对之心暂间。

瞑坐清兴远,梦与孤云还。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