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烨苍龙宿,腾光射斗杓。嘉时钟间气,○契在丛霄。
感会风云际,承恩雨露朝。
史才资笔削,使指载歌谣。十载霜威重,连○弊俗消。
赐环归画省,鸣玉率英寮。典礼还咨伯,寅○合佐尧。
谠言文石陛,正色紫宸朝。
共说门阑喜,谁云天路遥。一龙今在沼,三凤并仪○。
道在须调鼎,谋深鄙○貂。高情真邈邈,逸气更飘飘。
仙果虽迟熟,灵椿信后凋。
东山何足羡,会是蹑松乔。
烨烨苍龙宿,腾光射斗杓。嘉时钟间气,○契在丛霄。
感会风云际,承恩雨露朝。
史才资笔削,使指载歌谣。十载霜威重,连○弊俗消。
赐环归画省,鸣玉率英寮。典礼还咨伯,寅○合佐尧。
谠言文石陛,正色紫宸朝。
共说门阑喜,谁云天路遥。一龙今在沼,三凤并仪○。
道在须调鼎,谋深鄙○貂。高情真邈邈,逸气更飘飘。
仙果虽迟熟,灵椿信后凋。
东山何足羡,会是蹑松乔。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叔父文所作的祝寿诗。诗人以苍龙升天、斗柄指向为象征,赞美叔父在恰当的时机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德行,如同风云际会、承蒙皇恩。诗中提到叔父的才能被朝廷器重,他的政绩如同消除弊端的清风,使得社会风气得以改善。接着,诗人描述叔父回到朝廷中枢,参与重要决策,其直言敢谏的形象在紫宸殿上显得庄重而正直。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祝愿叔父如龙凤般尊贵,智慧如同调和国家的良医,谋略深远。他鼓励叔父保持高尚的情操和超凡的气度,即使年事已高,依然精神焕发。最后,诗人表示对叔父长寿的期待,认为他将如同东山再起的隐士,最终达到与松乔比肩的境界。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叔父的敬仰,也寄寓了对叔父未来的美好期许,体现了苏轼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家族长辈的深情厚谊。
我本方壶客,飘逸离凡尘。
胸中万卷,谈笑挥翰墨通神。
不慕巢由隐迹,不羡皋夔功业,出处两无心。
坦荡灵台净,廛隐胜云林。
念生平,喜旷达,事幽寻。
登临舒啸,惟有风月是知音。
雅爱金华仙洞,一派苍崖飞瀑,四序景常新。
遐想赤松子,来为醒冲襟。
造物巧钟赋,新腊报花期。
江梅清瘦,只是洁白逞芳姿。
我欲超群绝类,故学仙家繁杏,秾艳映横枝。
朱粉腻香脸,酒晕著冰肌。
玉堂里,山驿畔,最希奇。
谁将绛蜡笼玉,香雪染胭脂。
好向歌台舞榭,斗取红妆娇面,偎倚韵偏宜。
羌管莫吹动,风月正相知。
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神仙幽处。
巨石巉岩临积水,波浪轰天声怒。
十二灵峰,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
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
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
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
仙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
逢君之恶,鄙哉宋玉词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