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屋枕秋江,琴音镇日淙。
耳观一以悟,心旌底用降。
看竹问主人,居士应姓庞。
厓屋枕秋江,琴音镇日淙。
耳观一以悟,心旌底用降。
看竹问主人,居士应姓庞。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以“厓屋枕秋江”开篇,巧妙地将山岩与秋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氛围。接下来,“琴音镇日淙”一句,仿佛让读者听到了悠扬的琴声在耳边回荡,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和谐与宁静。
“耳观一以悟,心旌底用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细微之处,获得心灵上的感悟和净化,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指引。
“看竹问主人,居士应姓庞。”最后两句则以一个生动的场景结束全诗。诗人向竹林中的主人询问,而这位主人恰巧姓庞,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也让人联想到庞姓主人可能与竹子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或许他是一位隐居的高士,通过与竹子的亲近,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京华晴雪后。正咏戏催妆,好逑诗就。
翠禽唤觉春宵信,万点疏香争漏。
迎风扑鼻,似暗忆、江南时候。
还自笑、双影兰闺,珊瑚映摇红袖。
频教对坐拈毫,问举案人前,画眉齐否。
静窗韵斗张笔阵,快赌玉纤金瘦。珠玑吐秀。
且步月、同歌白首。三弄绕、花下琴声,笙簧共奏。
玉关风露铜驼劫,湖山恋人如故。
碧院苔浓,红桥水暖,多少柔情芳绪。开奁看取。
想雪屋芭蕉,尚余吟趣。
领略春光,沜东渔父笑容与。
烟波云树缥缈,自殷勤细写,应伴仙侣。
凤阁才多,鸳帏韵美,三十功名尘土。团圞夜午。
正花满河阳,黛眉重妩。凭展兰窗,画梁双燕语。
一角残碑,是正始、三年镌刻。
出土在、板石岭南,辑安县北。
曾著观堂金石录,遍传海国声名籍。
忆毋丘、当日纪功辞,三题壁。朝鲜境,难搜觅。
不耐畔,成陈迹。祗丸都山下,片琼未蚀。
密韵称尊清秘阁,访碑好继蓬莱屐。
赋归来、千里话辽东,歌生色。
极望里,认蠹壁尘空,画屏烟绕。
看玉阑低亚,相思雁柱声杳。霜下枫自好。
拚残阳红闹。废院冷,问讯曾无,拾翠人到。堪笑。
傍池偃柳,映水丝丝犹系棹。
暗凝想、当年燕语,如今乱鸦噪。
暮云四合,叹眼底、繁华都扫。
况信息、又怕湖山倦晓。
西风艳发。记旧日小山,人醉香国。
珠子星星碎颗,镀将金液。
诗心又领如来境,散天花、额黄千粒。
麝尘惊梦,萤霏弄晓,身世非昔。遍宙合烽烟未息。
便招隐能歌,何处安宅。夜冷无声露点,画栏微湿。
月中渐老山河影,劝吴刚留取秋色。
素娥知否,年年花下,也应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