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攀髯托杳冥,陵原常与暮山青。
佳城郁郁自千古,未解人间有藏经。
无事攀髯托杳冥,陵原常与暮山青。
佳城郁郁自千古,未解人间有藏经。
这首诗描绘了盘古墓的静谧与庄严。首句“无事攀髯托杳冥”,以“无事”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仿佛诗人正以手攀附于盘古之髯,寄托着对远古创世神的敬仰与遐思。“托杳冥”则暗示着这种敬仰超越了现实世界的界限,延伸至遥远的宇宙深处。
接着,“陵原常与暮山青”一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盘古墓所在之地的宁静与永恒。陵原,指的是墓地所在的高地,与远处的青山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时间与空间的和谐统一,仿佛这青山暮色永远见证着盘古墓的存在。
“佳城郁郁自千古”,“佳城”指墓葬,这里特指盘古墓,其“郁郁”不仅形容墓地植被茂盛,更暗含着历史的厚重与不朽。这一句强调了盘古墓作为古代文明象征的长久存在,它不仅是物质上的遗迹,更是精神上的永恒。
最后,“未解人间有藏经”一句,以一种哲学式的思考,表达了对盘古墓所蕴含的深邃意义的探索。这里的“藏经”并非实指佛教或道教的经文,而是泛指盘古开天辟地这一创世神话所蕴含的宇宙真理和生命起源的奥秘。诗人似乎在说,尽管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仍未能完全理解这些古老的智慧和宇宙的真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盘古墓及其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创世神话深刻内涵的哲思,展现了对古代先民智慧的敬仰和对宇宙真理的不懈追求。
竹翠苔花绕槛浓,此亭幽致讵曾逢。
水分林下清泠派,山峙云间峭峻峰。
怪石夜光寒射烛,老杉秋韵冷和钟。
不知来往留题客,谁约重寻莲社踪。
荡子从来好留滞,况复关山远迢递。
当学织女嫁牵牛,莫作姮娥叛夫婿。
偏讶思君无限极,欲罢欲忘还复忆。
愿作王母三青鸟,飞去飞来传消息。
丰城双剑昔曾离,经年累月复相随。
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