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眼池》
《龙眼池》全文
元 / 鲍恂   形式: 古风

宝地多奇迹,双池凿龙眼。

秋光涵远空,寒波应灵响。

阴云翳或结,夜月晴更朗。

对此长湛然,虚心自萧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龙眼池的神秘与宁静之美。诗人以“宝地多奇迹”开篇,点明了此地的非凡之处。接着,“双池凿龙眼”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池塘如同龙眼般被精心雕琢,增添了自然景观的生动感。

“秋光涵远空,寒波应灵响”两句,通过秋日的光线与远方的天空相映成趣,以及寒冷水面的波纹似乎回应着某种灵异之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写,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阴云翳或结,夜月晴更朗”则进一步展示了龙眼池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景象变化。阴云密布时,池面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覆盖;而当夜月高悬,晴朗的夜晚,池水则显得格外清澈明亮,呈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美。

最后,“对此长湛然,虚心自萧爽”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心境。他被眼前的景致深深吸引,心灵得到了净化,感到一种由内而外的清爽与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眼池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纯净追求。

作者介绍

鲍恂
朝代:元   字:仲孚   籍贯:崇德(今桐乡)   生辰:1333—1335

鲍恂(生卒年未详),字仲孚,崇德(今桐乡)人。少从临川吴澄学《易》,得其所传。为人慎重,好古力行,学识品行名传天下。元元统间(1333—1335),浙江乡试第一,荐为平江教授、温州路学正,皆未就任。顺帝至元元年(1335),登进士第。荐为翰林,亦婉辞。
猜你喜欢

挽南昌李良卿夫妇·其二

内助资贤淑,闺闱仰德仪。

贻家敦俭朴,阅世享期颐。

竹暗秋风冷,萱残夕露滋。

百年同穴意,埋石有铭词。

(0)

送刑部主事郑骆赴宁波知府

进士名无忝,秋官誉更多。

专城膺宠擢,五马动鸣珂。

圣主勤宵旰,斯民赖抚摩。

循良称汉吏,青史久难磨。

(0)

福禄兽歌

有兽有兽名福禄,逸态奇姿异凡畜。

身高五尺力如虎,一日千里超骥足。

奇文间错分黑白,毛质无瑕莹如玉。

目光瞳眬夹明镜,掩映玄云散朝旭。

纷纷缟毳雪花寒,皓彩瑶光何炜煜。

超腾迥觉长风生,一鸣解使百兽服。

海南之国卜刺哇,乃有此兽出大麓。

虞人致之匪羁绁,弗迫弗驱自驯伏。

万里飞航度海来,天吴海若相参逐。

山川处处流光彩,祥烟瑞霭飘芬馥。

清晨导引献九重,从以玄犀与神鹿。

乃知圣德被广远,航海梯山日相属。

远人稽首贡方物,异瑞奇祥莫殚录。

驺虞麒麟在灵囿,渥洼龙媒聚天育。

愿将职贡写成图,一统华夷集诸福。

吾皇万寿与天齐,圣德神功昭简牍。

(0)

画竹为侍御韩雍题

渭水过千亩,幽居只数竿。

清阴连野外,翠色上云端。

不是全高节,如何耐苦寒。

风霜时净扫,尘俗可能干。

(0)

题郑中书画像

芙蓉秋水粲奇姿,曾折云中仙桂枝。

总向盛年观德业,春光正在凤凰池。

(0)

题孝友堂

一门孝友同天性,为爱宋家三凤凰。

不见河东祥与览,千春简册有辉光。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