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亦齐庄非矫戾,病犹温习见操存。
生柴参后千馀载,恍似同时及圣门。
梦亦齐庄非矫戾,病犹温习见操存。
生柴参后千馀载,恍似同时及圣门。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自箴》。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四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和思想表达。
"梦亦齐庄非矫戾,病犹温习见操存。"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反思。在这里,“梦”常用来比喻虚幻不实之事,而“齐庄”则是古代圣人的居所,象征理想中的完美境界。“非矫戾”说明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自我审视和否定。而“病犹温习见操存”,则是在说尽管身体有疾,但仍然保持着学习和修身的良好习惯,这里的“操存”指的是品德和学问。
"生柴参后千馀载,恍似同时及圣门。" 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与传统的尊崇以及个人对于知识追求的渴望。“生柴参后”形容时间的久远,而“千馀载”则更强调了历史的悠长和沉重感。“恍似同时及圣门”,则是诗人表达自己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心灵上的追随与古代圣贤相接,这里的“恍似”表示一种精神层面的亲近感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历史智慧和传统文化的深刻尊敬。通过这四句话,刘克庄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士大夫,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学术追求所持有的严肃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古代圣贤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不见凤溪人,忍读凤溪卷。
凤去何时还,溪流净如练。
忆昔丹山见羽仪,九苞文采光陆离。
虞廷不叶箫韶奏,空使行人歌德衰。
晚向琴堂伴孤鹤,仰首长鸣惊碧落。
枳棘终非老凤栖,万里天风振寥廓。
归卧师山泽羽毛,风流一代誇人豪。
尘世茫茫已今古,抚卷泪落灯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