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斋恭己奉苍旻,报本圜坛备物陈。
酒缩楚茅三献毕,灰飞嶰管一阳新。
高空瑞气长随辇,永夕清霜暗湿巾。
泰畤迎年严汉祀,六宗祈福盛虞禋。
鸿恩涣汗沾穷发,睿藻昭回动紫宸。
庶汇熙熙蒙帝力,徒知击壤效尧民。
洁斋恭己奉苍旻,报本圜坛备物陈。
酒缩楚茅三献毕,灰飞嶰管一阳新。
高空瑞气长随辇,永夕清霜暗湿巾。
泰畤迎年严汉祀,六宗祈福盛虞禋。
鸿恩涣汗沾穷发,睿藻昭回动紫宸。
庶汇熙熙蒙帝力,徒知击壤效尧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奉和宋仁宗的《御制南郊七言六韵诗》。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皇帝祭祀活动的描述以及对国家安泰、人民福祉的美好祝愿。
"洁斋恭己奉苍旻,报本圜坛备物陈。酒缩楚茅三献毕,灰飞嶰管一阳新。" 这几句描绘了祭祀时庄严肃穆的情景和准备的周到,"洁斋恭己"表明祭祀前的净身礼仪,"报本圜坛备物陈"则是对祭祀场所的形容,以及供品的丰盛。接下来的两句具体描述了酒水的使用和柴火灰烬的情状,体现出祭祀过程中的隆重与神圣。
"高空瑞气长随辇,永夕清霜暗湿巾。泰畤迎年严汉祀,六宗祈福盛虞禋。" 这部分诗句描绘了祭祀后的祥瑞景象和祈求神灵的场面,"高空瑞气长随辇"表达了对好兆头的期待,"永夕清霜暗湿巾"则是对夜晚清冷天气的描写。后两句则表现了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和祭祀汉水、六宗山川的盛大场面。
"鸿恩涣汗沾穷发,睿藻昭回动紫宸。庶汇熙熙蒙帝力,徒知击壤效尧民。" 最后几句则是对皇恩广被和皇帝圣明的赞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宋代宫廷文化的宗教礼仪与政治意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一剪春风映路斜,石桥流水净无沙。
愁来图画惊相见,绝胜西湖处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