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亭下竹森森,玉雪寒生酒客襟。
特为表贤来社里,岂因乘兴访山阴。
再倾玄酒千秋祀,一疏青苗万古心。
踏遍九墩人不见,断碑荒草夕阳沈。
清风亭下竹森森,玉雪寒生酒客襟。
特为表贤来社里,岂因乘兴访山阴。
再倾玄酒千秋祀,一疏青苗万古心。
踏遍九墩人不见,断碑荒草夕阳沈。
此诗描绘了春祭陈贤良祠的场景,以清风亭下的竹林起笔,渲染出一种肃穆而清雅的氛围。"玉雪寒生酒客襟"一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清冷,也暗示了酒客内心的感受,仿佛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酒都带上了寒意,衬托出祭奠的庄重与哀思。
接着,“特为表贤来社里,岂因乘兴访山阴”两句,表达了对贤者的敬仰之情,并非仅为游玩或偶然之兴而来,而是特意前来表达敬意和追思。这种行为体现了对先贤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心。
“再倾玄酒千秋祀,一疏青苗万古心”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祭祀活动的描述,展现了对贤者精神的传承与纪念。玄酒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酒,象征着纯洁与敬意;青苗则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寓意着对先人的怀念与对后世的期许。这两句诗通过祭祀的细节,传达了对贤者精神的永恒纪念和世代传承。
最后,“踏遍九墩人不见,断碑荒草夕阳沈”以景结情,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断碑荒草的凄美画面,与前文的庄严肃穆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这不仅是对陈贤良祠的描写,也是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先贤精神永存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祭陈贤良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先贤的敬仰、怀念与传承,以及对时间与历史的深沉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欲晴不晴天气悭,欲别不别人语难。
丈夫意气自磊落,握手一笑心与肝。
南宫子弟吐金缕,何必尊前花解语。
树摇晚翠下风凉,烛落春红剪秋雨。
高歌痛饮如有神,醉吐不惜车中茵。
明朝送子上船去,回首江南江北人。
诗亡又已久,雅道不复陈。
人人握和璧,燕石谁当分?
关中杨夫子,高诲世所闻。
十年玄尚白,藜藿甘长贫。
有来河水篇,四海付斯文。
斯文有定在,桓生知子云。
古来知己难,万里犹比邻。
千人国中和,要非心所亲。
东楚西南秦,望君劳我神。
相逢不得语,别去徒殷勤。
白云不可赠,相思秋复春。
泰山一何高,江水亦何深。
宁知伯牙弦,妙合钟期心。
清风邈千载,太息谁知音。
斯人好古调,拂轸徽黄金。
一弹玄鹤舞,再弹苍龙吟。
翛然山水趣,得之在胸襟。
画师亦好古,能画复能琴。
援笔写幽意,溪声风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