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天大江白,发地群山苍。
江山环挹处,一鹫栖宝坊。
偶从红尘中,与客分僧床。
却窥红尘底,纷作磨蚁忙。
浮天大江白,发地群山苍。
江山环挹处,一鹫栖宝坊。
偶从红尘中,与客分僧床。
却窥红尘底,纷作磨蚁忙。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心境变化。首句“浮天大江白”展现了江水浩渺,颜色如天,给人以开阔之感;“发地群山苍”则强调了山势的雄浑和苍茫。接下来,“江山环挹处”描述了山水相依的美景,而“一鹫栖宝坊”则点出山中的静谧与禅意,一只孤鹫停歇在佛塔上,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暂时脱离了尘世的喧嚣,“偶从红尘中,与客分僧床”,他与朋友暂别俗务,在僧舍中休息。然而,当他透过窗户“却窥红尘底”,看到的是尘世中人们的忙碌,如同“磨蚁忙”,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观察和超脱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的生活哲学,以及对自然与人间百态的深刻洞察。陈造的笔触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出宋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禅意。
我居神户日,去今四十年。
避暑得出游,颇思就温泉。
所恨不解语,造次无其人。
尔时逢一姝,自名小歌津。
抚掌笑使君,迂哉何待言。
意动必可解,出语非自然。
默然惊其慧,负负惭婵娟。
回首诚隔世,或犹在人间。
以诗记其名,兼以语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