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谷在渤海东,八纮之水注其中。
不盈不缩浩无际,吞吐日月涵空濛。
灵鳌于此负山出,上有缥缈金银宫。
人间相去几万里,弱水满眼多回风。
琴高来时踏赤鲤,少灵归来乘白鸿。
秦皇到老不得渡,嗟我欲往将焉从。
子房有孙海谷子,告我有路非难通。
只随云气相上下,与子共谒扶桑公。
归墟谷在渤海东,八纮之水注其中。
不盈不缩浩无际,吞吐日月涵空濛。
灵鳌于此负山出,上有缥缈金银宫。
人间相去几万里,弱水满眼多回风。
琴高来时踏赤鲤,少灵归来乘白鸿。
秦皇到老不得渡,嗟我欲往将焉从。
子房有孙海谷子,告我有路非难通。
只随云气相上下,与子共谒扶桑公。
这首诗描绘了海谷这一神秘之地的壮丽景象,充满了神话色彩和历史的厚重感。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位于渤海东岸的归墟谷,这里汇聚了八方之水,浩瀚无垠,吞吐着日月,笼罩在一片空濛之中。灵异的鳌鱼在此负山而出,其上建有缥缈的金银宫殿,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人间与这仙境相隔万里,弱水环绕,满眼是回旋的风。琴高踏着赤鲤而来,少灵则乘着白鸿归去,这些传说中的仙人与归墟谷有着不解之缘。然而,即使是秦始皇这样的帝王,也无法渡过这片水域,表达了对归墟谷神秘不可测的敬畏之情。
诗中提到的海谷子,可能是子房(张良)的后代,他告诉诗人通往归墟谷的道路并非难以寻觅。云气上下,与子共谒扶桑公,暗示着通过某种方式,可以与这神秘之地建立联系,探索其奥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海谷的奇幻与美丽,也蕴含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对古代神话传说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