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烟疏冷古行宫,寂寞朱门反锁空。
残粉水银流砌下,堕环秋月落泥中。
莺传旧语娇春日,花学严妆妒晓风。
天子时清不巡幸,秖应鸾凤集梧桐。
瓦烟疏冷古行宫,寂寞朱门反锁空。
残粉水银流砌下,堕环秋月落泥中。
莺传旧语娇春日,花学严妆妒晓风。
天子时清不巡幸,秖应鸾凤集梧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废弃的景象,通过对古旧皇宫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与现今凄凉的感慨。
“瓦烟疏冷”四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荒凉的画面。瓦烟,即屋顶的炊烟,因无人问津而显得疏冷,已透露出一种被遗忘与冷落的情状。
接着,“寂寞朱门反锁空”则更深一步,描绘了皇宫的大门因无人过往而反闭,陷入一片寂寞之中。朱门原是权势的象征,此时却空无一人,反映出一种权力的消逝。
“残粉水银流砌下”中的“残粉”指的是墙壁剥落的彩绘,而“水银”则形容月光,这里通过对比手法,使人感受到昔日华丽与现今破败之间的强烈对比。月光洒在断垣残壁之上,更添几分凄凉。
“堕环秋月落泥中”一句,则是说珠钩坠饰因无人欣赏而落入泥土之中,原本闪耀的宝物如今沾满了尘埃。这里的“堕环”指的是珠钩等装饰品的坠子,这些本应在华丽服饰上闪耀的装饰,如今却因无人赏玩而沦落至此,月光下更显得凄凉。
“莺传旧语娇春日”中的“莺”,古代称燕子,即燕子的鸣叫声。这里通过燕子的鸣叫声来传递往昔美好的回忆,而“娇春日”则是对过往繁华时光的怀念。
“花学严妆妒晓风”一句,诗人借用花朵在晨风中轻摇之状,来比喻那些装饰华丽却又妒忌的心情。这里的“妒”字,通常用以形容女子的妒嫉,此处则是对过往繁华生活的一种怀念与不舍。
最后,“天子时清不巡幸,秖应鸾凤集梧桐。”这两句诗表达了皇帝不再光临这一带,而只有神鸟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的情景。这里的“天子”指的是皇帝,“时清”则是说时节清明,原本应是巡幸四方的好时节,但现实却是一片冷清。
整首诗通过对荒废皇宫的描绘,以及自然界与物象的运用,传递出一种历史沧桑、繁华落尽的情感。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画面,更是一曲哀伤的历史颂歌。
亭角明河,帐钩纤月,曙色愔愔庭户。
唾碧香茸,泪红宫烛,销魂黛蛾双妩。问俊侣。
桃根渡。还迷旧时路。奈何许。
怅芙蓉、带霜清艳,春纵老、鸳锦待将恨补。
检尽箧中词,写玉颜、犹剩纨素。
愿托微波,谢秋娥、星替慵赋。
料镌魂鲽誓,未被隔花人妒。
度柳风尖,拚风雨猛,流年容易春深。
乍卷帘衣,后堂芳树愔愔。
天涯处处生芳草,甚东风、偏长红心。懒追寻。
香冷金炉,徽冷瑶琴。
春来无限悲秋感,恰今宵酒醒,月上花阴。
凤纸收将,相思枉托青禽。
秋眸早割柔肠断,况香桃、瘦骨而今。最难禁。
绣户萧萧,虚幌沈沈。
绾同心、天然作耦,亭亭对波镜。露匀香竞。
窥半面妆成,一样端正。比鹣伴鲽仙缘证。
红情人共省。便净洗、孤单千感,孀娥羞照影。
传神个中赵昌图,双妃绛辇倚,梨涡交頩。
芳意早,苞将吐、学珠同孕。还描到、露房坠粉。
清梦久、秋池鸳睡醒。
只笑我、江花空赋,霞姿酬韵冷。
照海珊瑚树。连枝发、画栏都罩赪雾。
柔梢拖锦,繁英缀玉,粉融脂冱。
嘉名艳说团栾,正酿暖、东风暗度。
衬淡冶、一片梨云,浓春那不羞妒。
长安到老看花,南天未有,标胜芳谱。
穿林翠鸟,飘茵绀雪,对斜阳处。
依依闹红如梦,渐散了、湔裙士女。
问绛都、珍重余春,金铃更护。
梦华如逝水,又唤侣来寻,壶天春色。
楼台半销黯,斜阳里、一片青帘招客。
危阑醉倚,境高寒、偏耐酒力。
对新蒲细柳,瀛洲遍绿,事往心忆。应识。
澄波依旧,露盘空映,汉阙陈迹。
残金剩粉,啼鸦老,烟林寂。
望濛濛、天外烽霾犹未息。羁栖同感倦翼。
且流连、云水閒处,软红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