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光明大式围,招来群策常低眉。
恩流动植到肌骨,民心与作邦家基。
岁月日逝阅天宝,桩撞家居恣纤儿。
妇后一日投三子,内间更纳寿王妃。
三纲俱紊今若此,渔阳叛将来犹迟。
骑骡入蜀事惨恻,灵武即位尤堪悲。
五郎父子较名义,直与安史分毫釐。
若非贞观基局牢,分披已作周东西。
临淮电击亦漫尔,汾阳韬略将何为。
后来更出颜元辈,深词大刻中兴碑。
艰难不少念厥祖,坐蒙前福仍夸毗。
鉴观陈迹动叹息,愿上文王圣德诗。
文皇光明大式围,招来群策常低眉。
恩流动植到肌骨,民心与作邦家基。
岁月日逝阅天宝,桩撞家居恣纤儿。
妇后一日投三子,内间更纳寿王妃。
三纲俱紊今若此,渔阳叛将来犹迟。
骑骡入蜀事惨恻,灵武即位尤堪悲。
五郎父子较名义,直与安史分毫釐。
若非贞观基局牢,分披已作周东西。
临淮电击亦漫尔,汾阳韬略将何为。
后来更出颜元辈,深词大刻中兴碑。
艰难不少念厥祖,坐蒙前福仍夸毗。
鉴观陈迹动叹息,愿上文王圣德诗。
这首宋诗《读张文潜黄鲁直中兴颂有作》由陈长方所作,通过对张文潜和黄鲁直歌颂中兴事迹的阅读,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感慨。首句“文皇光明大式围”赞扬了唐代文皇(指唐太宗李世民)的英明领导,他广纳群策,谦逊有加。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唐玄宗时期的繁荣与衰落,如“恩流动植到肌骨”赞美其初期的恩泽深入民间,但“桩撞家居恣纤儿”暗指后期的骄奢淫逸,导致安史之乱。
诗人提到杨贵妃的事件,指出伦理纲常的混乱,“三纲俱紊”预示着叛乱的到来。接着写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悲凉,以及五郎父子(可能指的是郭子仪父子)在维护国家方面的努力。诗人感慨若非贞观盛世打下的坚实基础,唐朝可能早已四分五裂。
“临淮电击”和“汾阳韬略”分别指代平定叛乱的军事行动,然而即使有这些英勇行为,如果没有稳固的基础,也无法持久。最后,诗人批评后世之人忘记祖宗教训,只知夸耀,而没有真正从中汲取经验。他以“愿上文王圣德诗”结尾,表达了对开明君主的向往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历史叙事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政治兴衰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道德伦理和国家治理的反思。
古人曾赋断肠诗,犹记镫前展卷时。
修到清才多缺陷,岂知我续断肠词。
昔年曾痛兰芽折,玉燕重来吉梦符。
珍重明珠双入手,奇姿竞说是家驹。
毛诗初授诵琅琅,每听斋声彻内堂。
此日紫荆花外望,案头空剩读书囊。
不惯酣眠耐晓寒,便从寝室问爷安。
童年也解晨昏意,无怪西河泪不乾。
更比童乌少一龄,八年短梦霎时醒。
丸熊有志今何望,雏凤声残不可听。
泡影空花悟夙因,重翻边箧更酸辛。
零笺碎墨依然在,不见牵衣问字人。
阿连嬉戏恰随肩,玉质温温亦可怜。
岂是夜坛悲寂寞,要他同赋棣华篇。
晓镜台前索果从,夜窗围绕一灯红。
当时笑语浑閒事,此际追思似梦中。
碧梧双凤已腾空,望断云霄路不通。
碧落黄泉真缥缈,不知何处是儿踪。
人到伤心百念灰,愁肠华发暗相催。
此生福慧成虚语,且把哀情抒写来。
《续断肠词十首》【清·杨浣芬】古人曾赋断肠诗,犹记镫前展卷时。修到清才多缺陷,岂知我续断肠词。昔年曾痛兰芽折,玉燕重来吉梦符。珍重明珠双入手,奇姿竞说是家驹。毛诗初授诵琅琅,每听斋声彻内堂。此日紫荆花外望,案头空剩读书囊。不惯酣眠耐晓寒,便从寝室问爷安。童年也解晨昏意,无怪西河泪不乾。更比童乌少一龄,八年短梦霎时醒。丸熊有志今何望,雏凤声残不可听。泡影空花悟夙因,重翻边箧更酸辛。零笺碎墨依然在,不见牵衣问字人。阿连嬉戏恰随肩,玉质温温亦可怜。岂是夜坛悲寂寞,要他同赋棣华篇。晓镜台前索果从,夜窗围绕一灯红。当时笑语浑閒事,此际追思似梦中。碧梧双凤已腾空,望断云霄路不通。碧落黄泉真缥缈,不知何处是儿踪。人到伤心百念灰,愁肠华发暗相催。此生福慧成虚语,且把哀情抒写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YcBeSiE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