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柳金摇曳,春波玉拍浮。
吴门知不远,更有仰苏楼。
岸柳金摇曳,春波玉拍浮。
吴门知不远,更有仰苏楼。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面。首句“岸柳金摇曳”,以“金”字形容柳叶在阳光下的色泽,既形象又富有质感,展现出春天柳树的生机勃勃。次句“春波玉拍浮”,将春水比作晶莹剔透的美玉,生动地描绘了水面的清澈与波光粼粼之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接着,“吴门知不远”,点明了地点,暗示着距离故乡或某个重要地点并不遥远,可能暗含着对家乡的思念或是对某段旅程的期待。最后,“更有仰苏楼”,则引出了一个具体的人文景观,即苏轼所建的“仰苏楼”。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文化内涵,也让人联想到苏轼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和具有历史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人文元素的融入,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往文化记忆的追思,情感深沉而富有韵味。
曲曲雕阑面面霞,何如蓬岛问仙家。
客来精舍谈双树,人倚名园坐百花。
翠合暮云流藻井,红分朝日上檐牙。
啼莺满径壶觞在,长伴羊裘阅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