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朱字兰亭》
《朱字兰亭》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倾城国色著胭脂,红字兰亭又出奇。

比换鹅书更姿媚,一杯卯酒醉西施。

(0)
翻译
全城最美的女子都化上了胭脂,红字兰亭的书法更是别出心裁。
比起鹅毛笔的字更有韵味,仅仅一杯卯时的酒就能让西施沉醉。
注释
倾城:形容女子容貌极美,能吸引全城人的目光。
国色:指女子的美貌如同国家的瑰宝。
著胭脂:涂上胭脂,古代女子常用的妆容。
红字兰亭:可能是以红墨书写在兰亭的书法作品,兰亭著名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比换鹅书:比喻书法之美,‘换鹅书’源自王献之用换鹅的方法得到赞誉的故事。
姿媚:形容书法或女子的姿态优美动人。
卯酒:古代的一种时辰,卯时对应现在的早晨5-7点,此处指清晨的酒。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此处可能象征着美女或者醉人的风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貌双全的女性,通过对她化妆和书写时的优雅姿态进行描述。"倾城国色著胭脂"一句中,“倾城国色”指的是倾倒了整个城市的美丽,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著胭脂”则是说她涂抹着胭脂,显示出对美的追求和装扮。

接下来的"红字兰亭又出奇"中,“红字”可能指的是女子书写时使用的朱笔或是书信中的情意绵长;“兰亭”则是一种高雅的书房或是文化积淀的地方,常见于古代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又出奇”表达了女子在这里所展现出的才华和不凡。

"比换鹅书更姿媚"一句中,“比换”意味着比较和超越,而“鹅书”则是古代书信中的常见形式,形状如鹅颈,这里用来指代书信的优雅;“更姿媚”表明女子的书法或文采甚至超过了鹅书那样的典范。

最后一句"一杯卯酒醉西施"中,“一杯卯酒”可能指的是在特定时刻饮下的酒,"卯"是中国古代时间单位,相当于早晨5点到7点;“醉西施”则是在形容女子在饮酒后也能保持如西施般的美丽和风范。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这里用来比喻女子即使醉酒也仍旧美艳动人。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女性美貌、才华以及高雅生活状态的赞美。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虞美人.和姜盦春夜闻笳

曙窗催白声初紧。拥枕眠还醒。关心最忆在龙沙。

霜晓孤鞍衣上落冰花。壮怀销尽韶颜老。

往梦迷春草。王乔按拍正凄凉。

却怪朱门听惯只寻常。

(0)

采桑子

今宵莫惜无明月,回避姮娥。酒满香螺。

好夜看人梦里过。归来独卧西窗雨,閒泪无多。

不为闻歌。早自安排唤奈何。

(0)

蕙兰芳引

吹露晚芳,点妆镜、半鬟云绿。

记接坐知香,镫底最嫌曙促。

画裀步起,镇对恼、歌梁尘簌。

甚泪弹不尽,误落石榴裙幅。

俊约微波,离觞歧路,此恨盈目。

怕归马心情,销与素娥夜独。

开屏山翠,梦沈小玉,相见难、南雁短封慵属。

(0)

木兰花

华镫添酒西楼别。酒醒天涯闻语鴂。

晓帘隔泪数残葩,夜镜和愁遮满月。

相思画字篝尘灭。缄恨玉珰终不达。

一春孤馆雨留人,憔悴东风无处说。

(0)

南乡子·其八

岩秀发,剩江南。一重鬟髻一重奁。

急桨冲波催去箭。升舻看。诘屈浈流如大篆。

(0)

凤衔杯·其一

深情只有双双燕。寻梦到、谢家庭馆。

难得池头新合吹箫伴。都解惜,斜阳晚。

越山长,楚天远。应拚得、怨红啼断。

今日把君细字香笺展。才愧相思浅。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