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崎岖天一握,俗子追奔蜗两角。
先生宴坐心平夷,矮屋打头甘寂寞。
手提老笔挟霜气,合上蓬山直延阁。
高人乃亦主簿耳,往往胸中自丘壑。
银钩宝唾俱入妙,令我见之生踊跃。
日酣昨暮春睡浓,柳外叩门谁剥啄。
一书自直十从事,况有骊珠光错落。
风檐急转百回读,花草愁深颜色薄。
放余许出半头地,未敢以信而以怍。
譬如驽骀受刷饰,金环压辔青丝络。
猗那清庙吁已远,下里巴词可无作。
候虫鸣秋鸟鸣春,美恶则殊俱自乐。
焚香危坐试品藻,颇亦敢言余论确。
公诗虽淡朱弦清,我诗虽雅黄钟浊。
尘世崎岖天一握,俗子追奔蜗两角。
先生宴坐心平夷,矮屋打头甘寂寞。
手提老笔挟霜气,合上蓬山直延阁。
高人乃亦主簿耳,往往胸中自丘壑。
银钩宝唾俱入妙,令我见之生踊跃。
日酣昨暮春睡浓,柳外叩门谁剥啄。
一书自直十从事,况有骊珠光错落。
风檐急转百回读,花草愁深颜色薄。
放余许出半头地,未敢以信而以怍。
譬如驽骀受刷饰,金环压辔青丝络。
猗那清庙吁已远,下里巴词可无作。
候虫鸣秋鸟鸣春,美恶则殊俱自乐。
焚香危坐试品藻,颇亦敢言余论确。
公诗虽淡朱弦清,我诗虽雅黄钟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刘簿寄示》。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怀与诗歌创作理念的诗篇。
"尘世崎岖天一握,俗子追奔蜗两角。" 这两句描绘了世间纷扰复杂的情形和普通人追求名利的样子,但这种现象对诗人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他们的心灵世界是平静且不受外界干扰的。
"先生宴坐心平夷,矮屋打头甘寂寞。"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自己宁静淡泊的情境,他坐在简陋的小屋中,心情平和,享受着孤独带来的安逸与愉悦。
接下来的几句 "手提老笔挟霜气,合上蓬山直延阁。高人乃亦主簿耳,往往胸中自丘壑。" 描述诗人手持沾满露水的古旧笔墨,心中怀着崇高理想,不为世俗所羁绊。
"银钩宝唾俱入妙,令我见之生踊跃。" 这里赞美刘簿的诗歌,如同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让人读后心潮澎湃,感慨万分。
接着 "日酣昨暮春睡浓,柳外叩门谁剥啄。" 描绘了一个春日午后的宁静场景,诗人沉醉于春的美好之中,即使有人敲门,也不愿意打扰这种平和。
"一书自直十从事,况有骊珠光错落。" 这两句表明诗歌创作是一种自然流露的行为,如同天上的星辰散布各处,不必强求。
"风檐急转百回读,花草愁深颜色薄。放余许出半头地,未敢以信而以怍。" 这里写的是诗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的快乐,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作品的谦逊态度。
最后 "譬如驽骀受刷饰,金环压辔青丝络。猗那清庙吁已远,下里巴词可无作。候虫鸣秋鸟鸣春,美恶则殊俱自乐。焚香危坐试品藻,颇亦敢言余论确。" 这段文字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同时也强调了对作品的自信与坚持。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和精妙的笔法,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文学创作的理想追求。
碧瓦朱甍上牛斗,妙墨新题森锁钮。
使君笔力挽春来,一夜飞花暗梅柳。
南山与楼相对高,向来千载争雄豪。
八分三字一弹压,众峰戢戢如儿曹。
人间盛事天不隔,急催此雪成三白。
未论千古福邦人,先卜明年满冈麦。
东风酒面吹凝酥,不辞醉倒归相扶。
短歌万一传乐府,湛辈亦与公名俱。
宣华种万竿,寒疾适相值。
玉麟种千竿,偶复须药饵。
僮奴狃今昨,竞道竹相祟。
如将圣作狂,似以儒为戏。
此君来声冤,林神亦短气。
我梦不平鸣,霍然推枕起。
明当还石湖,胜种千亩地。
未论比封君,且用执谗喙。
草草相逢小驻船,一杯和泪饮江天。
妹孤忍使行千里,兄老那堪别数年。
马转不容吾怅望,橹鸣肯为汝留连?
神如相此俱强健,绿发归来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