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阙干雪中韵·其二》
《和阙干雪中韵·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青女欺寒未肯霜,先将银铄散祥光。

芙蓉晓院不禁老,薝卜满林惟欠香。

冷入宝环销翠羽,声随石鼎煮羊肠。

兔园赋罢谁能继,留得诗人祝岁穰。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和阙干雪中韵(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描绘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同时也融入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怀念。

“青女欺寒未肯霜,先将银铄散祥光。” 这两句写的是大自然还在抵抗严寒,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春意的到来。这里的“青女”指的是自然界中的植物,它们似乎在对抗着即将到来的霜冻,而“银铄散祥光”则预示了未来美好景色的曙光。

“芙蓉晓院不禁老,薝卜满林惟欠香。” 这两句写的是春天的花朵虽然已经开放,但它们似乎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诗人提到“芙蓉”和“薝卜”,但却说它们“不禁老”、“惟欠香”,表现了对完美春色的期待。

“冷入宝环销翠羽,声随石鼎煮羊肠。” 这两句描写的是严寒天气中物体的变化以及烹饪食物的情景。诗人通过“冷入宝环”和“声随石鼎”的描述,传达了冬日的冰凉感,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温暖与生活的气息。

“兔园赋罢谁能继,留得诗人祝岁穰。”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完成了一次诗歌创作后的自信和期望。兔园即指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曾居住的地方,这里借用来表达诗人的文学理想。在“赋罢”之后,诗人自问谁能继承这样的文学传统,而最后的“留得诗人祝岁穰”,则表明尽管时代更迭,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流传,成为对未来世代的一种美好祝愿。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季节变化的细腻描绘,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文化传承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三生石上图

三生意已传,一曲歌还歇。

何物识同心,西山旧萝月。

(0)

再过观音堂赠老尼

野店南来古佛堂,旧游回首几星霜。

不知别后参何法,枯木寒岩带夕阳。

(0)

题梁中丞卷四首·其四参政

三辅贤声未有涯,春风曾及万人家。

至今父老思恩泽,犹护甘棠一树花。

(0)

衰年苦寒暑赖此二物相陪戏各为一绝聊以遣怀非叹老也·其一汤婆子

衰年冬月更愁人,不怨天寒怨此身。

惟尔与予堪共老,脚头布被暖如春。

(0)

游王母宫四首·其二

草色泉声向晚多,故宫犹嵌碧山阿。

门前飒飒松风起,似听当年黄竹歌。

(0)

闵旱二首万历庚子作·其一

一旱忽四年,天心忍若此。

居乡无片长,自愧何穷已。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