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柱镇鸢飞,顾盼生风,意气真能吞浪泊;
金门留马式,男儿报国,姓名何必与云台。
铜柱镇鸢飞,顾盼生风,意气真能吞浪泊;
金门留马式,男儿报国,姓名何必与云台。
此联以“铜柱镇鸢飞”开篇,形象描绘出一座铜柱屹立,镇压着天空中飞翔的鸢鸟,赋予了动态的气势,仿佛那铜柱不仅稳固,更蕴含着一股凌厉之气,能够震慑一切。接下来,“顾盼生风”则进一步渲染出铜柱所散发的威严与力量,其目光所及之处,皆被其气势所影响,如同微风吹过,带来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感。
“意气真能吞浪泊”一句,将铜柱的气势比作能够吞没波涛的大海,强调其力量之大,足以撼动世间的一切。这里不仅赞美了铜柱的雄伟,更暗喻了其背后所代表的精神力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仿佛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其前进的步伐。
后半部分“金门留马式,男儿报国”,转而从另一角度赞颂英雄人物。金门,此处可能象征着国家的门户,马式则是指古代名将马援,他以忠诚和勇敢著称,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一句通过“金门”与“马式”的结合,表达了对那些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们的崇高敬意。
“姓名何必与云台”则是一种谦逊的态度,云台是古代帝王表彰功臣的地方,此处暗示英雄们并不追求个人荣誉,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会被载入史册,但他们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在心。这句话体现了对英雄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赞扬,以及对他们高尚品质的深刻认同。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既赞美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又歌颂了人类社会中的英雄人物,展现了对力量、勇气和牺牲精神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越个人名利,追求集体福祉的价值观。
杯渡移从西域来,一枝五叶翠成堆。
谢师致此为吾寿,使向湖山深处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