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风自东来,雪消春谷暖。
荒畦碧草短,清池细泉缓。
溪花明锦绣,时禽响弦筦。
道人闲无事,习惯牛头懒。
过桥禅杖落,仕石袈裟袒。
日暮精舍归,灯龛白云满。
条风自东来,雪消春谷暖。
荒畦碧草短,清池细泉缓。
溪花明锦绣,时禽响弦筦。
道人闲无事,习惯牛头懒。
过桥禅杖落,仕石袈裟袒。
日暮精舍归,灯龛白云满。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山谷中的景象,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冬去春回的生机。"条风自东来,雪消春谷暖",通过"条风"和"雪消"暗示了季节变换,春风吹过,积雪消融,山谷渐暖。接下来的"荒畦碧草短,清池细泉缓",描绘了田野上青草萌发,池塘水声潺潺,环境宁静而宜人。
"溪花明锦绣,时禽响弦筦",运用比喻,将溪边的花朵比作锦绣,鸟鸣声如音乐,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热闹与活力。诗人借景抒怀,寓情于景,表达了对竺西和尚闲适生活的赞赏。
"道人闲无事,习惯牛头懒",这里的"道人"即指竺西和尚,"牛头懒"可能是指禅宗故事中的牛头山法门,形容其修行专注,心无旁骛。"过桥禅杖落,仕石袈裟袒"进一步描绘了和尚过桥时的洒脱形象,袈裟随意披在肩头,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
最后两句"日暮精舍归,灯龛白云满",以傍晚僧人归寺,灯火照耀着满室的白云,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也暗含了诗人对竺西和尚修行生活的深深敬仰。
总的来说,刘基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山谷的景色,同时也传达了对竺西和尚淡泊生活和禅修境界的赞美。
行看腊破好年光,万寿南山对未央。
黠戛可汗修职贡,文思天子复河湟。
应须日驭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
吉甫裁诗歌盛业,一篇江汉美宣王。
春濑与烟远,送君孤棹开。
潺湲如不改,愁更钓鱼来。
卫幕衔恩重,潘舆送喜频。
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
富贵当如此,尊荣迈等伦。
郡依封土旧,国与大名新。
紫诰鸾回纸,清朝燕贺人。
远传冬笋味,更觉綵衣春。
奕叶班姑史,芬芳孟母邻。
义方兼有训,词翰两如神。
委曲承颜体,骞飞报主身。
可怜忠与孝,双美画骐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