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鄜延凯歌·其三》
《鄜延凯歌·其三》全文
宋 / 沈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

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括所作的《鄜延凯歌》之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马尾胡琴随汉车”,以马尾胡琴的悠扬旋律伴随着汉军的战车,营造出一种既古老又充满异域风情的战场氛围。胡琴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残酷。

次句“曲声犹自怨单于”,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胡琴的哀怨之声与敌方首领单于联系起来,暗示了战争背后的人性悲凉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里的“怨”字,不仅指音乐的情感表达,也暗含了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呼唤。

后两句“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强烈愿望。他劝告人们不要射杀天空中的大雁,因为如今的大雁已经不再能够传递书信,象征着战争阻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这里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隐喻了战争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破坏,以及人们对恢复往昔和谐生活的深切期盼。

整首诗通过音乐、战争、自然景象等元素的交织,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反思,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敏感洞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沈括

沈括
朝代:宋   字:存中   号:梦溪丈人   籍贯: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   生辰:公元1031~1095年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
猜你喜欢

岁朝

海日凝寒生紫烟,门庭几度揭红笺。

鸠车竹马儿童市,椒酌辛盘兄弟筵。

头插梅花人蹴鞠,架悬绒线院鞦韆。

万方尽祝君王寿,一个苍生借一年。

(0)

燕子矶

燕子矶头巀嵲开,当矶渤浪隐春雷。

龙盘地拥三山动,虎踞江连万里来。

上下水天涵日月,参差云树隐楼台。

扬帆未得穷登眺,独倚蓬窗漫举杯。

(0)

梁未央读友人梅花诗便为惊绝诗以广之

玉壶清影望弥赊,横笛吴江楚水涯。

冷彻一枝冰作骨,高悬千尺碧笼纱。

寒山欲谱林和靖,春草难忘谢永嘉。

君有广平最佳句,未应五月问梅花。

(0)

送孙公子还贵州

铁城凉风夜萧瑟,把酒酣歌情转剧。

相期双翮付青云,骊驹夜动何匆逼。

忆昔思亲万里趋,苜蓿斋头何所适。

吾师青毡一局寒,公子怀中双白璧。

锋露宁缘锥处囊,青天倚剑生颜色。

同调终当流水知,襟期共对能相识。

天下有情师与汝,岂但通家称莫逆。

行酒清斋续夜灯,梅花片片芬瑶席。

却言公子思南归,乍别同心增怆咽。

马首牵丝游子肠,羊城后夜先相忆。

虽然鸿鹄飞高天,安能膝下长侍侧。

丈夫出门耐风霜,逆旅穷愁应不惜。

扬帆且复赋新诗,粤山嵯峨粤水碧。

醉看百越几山川,何似梁州旧风物。

碧鸡归复故乡时,岭云为衣花作骨。

谁当远道寄相思,何以相逢在北极。

(0)

供祀北郊

琪树浓浓盖,坛官簇簇珂。

自天分北畤,练日正南讹。

明水初斟洁,空桑八奏和。

迓思宁极理,得一亦无多。

(0)

留别平南四景·其四畅岩怀古

程祠寂寂碧云欹,迁客长歌归去词。

欲觅遗踪何处是,空馀清梦绕岩碑。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