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怀刘幼丹先生成都·其三》
《寄怀刘幼丹先生成都·其三》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眼底浮云变古今,西南通道极滇黔。

贾胡留恋成长技,天府丰饶启敌心。

窥井可能炎汉火,凿山谁遣受秦金?

蓬婆雪外三城在,重费哀时杜老吟。

(0)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变迁和地理形势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刘幼丹先生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感慨。首句“眼底浮云变古今”形象地描绘了时光流转,世事如白云苍狗,暗示历史的无常。接着,“西南通道极滇黔”点出西南边陲的重要地理位置,连接着云南和贵州。

“贾胡留恋成长技”暗指古代商贾在此贸易,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也可能引来贪婪之心。“天府丰饶启敌心”进一步强调了富饶之地容易成为争夺的对象,暗示了历史上的战争与纷争。

“窥井可能炎汉火,凿山谁遣受秦金?”通过井和山的典故,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反思,炎汉和秦朝的兴衰仿佛近在眼前。“蓬婆雪外三城在”描绘了边疆的景象,而“重费哀时杜老吟”则借杜甫的诗歌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刘幼丹先生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为镜,寓言深沉,既有对地理环境的描绘,又有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展现了丘逢甲深厚的史学素养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大洲晚发

城南桴鼓转相惊,却忆渔舟问水程。

千顷江波鸥出没,数家茅屋树枯荣。

客行落日凝愁思,人隔疏烟闻笑声。

惆怅竹篱沽酒处,夜深灯火不胜情。

(0)

客鬓

夕报将军奏凯歌,马前又见拥雕戈。

民情共倚金汤固,客鬓惟添霜雪多。

何日梧桐鸣彩凤,旧时荆棘卧铜驼。

无衣无食岁年晚,妻子山中如苦何。

(0)

哭吴林镇抚

幕府十年别,烟尘暗楚关。

全家归浙右,匹马老兵间。

剑术终难试,铭旌复不还。

故人谁在侧,魂断万重山。

(0)

入城

不见平安报,酸风杂鼓鼙。

雨寒催日短,云黑压城低。

枕席啼痕满,乡关去路迷。

将军多异见,谁与慰烝黎。

(0)

王猛咏

五马渡江老臣泣,垂死丹心在王室。

当年非不思南来,王谢岂能生羽翼。

魏相张仪尚为秦,聊借羌苻展才力。

江南虽僻不可图,青史千年谁独识。

(0)

题刘文周愚直斋

先生结屋龙湖上,大书愚直悬斋榜。

松风夜挟秋声高,山雨晴添湖水长。

一窗灯火闻书声,洞视太古凝幽情。

商周以前足人物,仪秦而下非功名。

古人今人各如此,先生意向知何似。

高风谁学柳士师,夜雨闭门鲁男子。

先生长笑心自閒,葛巾草服开松关。

宝珠光燄照云水,好诗题遍龙湖山。

我游梁楚号狂客,饮酒呼卢都不择。

凤兮凤兮歌思哀,老去人间拘小节。

甚欲相从读旧书,何时下榻容安居。

是是非非吐心胆,先生真是古之愚。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