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赵怀玉》
《送赵怀玉》全文
元 / 张伯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倚门白发望悠悠,全璧言归古冀州。

喜色不缘毛义檄,壮心欲效子长游。

几年湖海滋吟笔,万里风霜入敝裘。

临别莫为儿女语,琴书满载更何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倚门远眺,期盼着远方亲人归来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家庭情感。诗人通过“白发”这一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老人的年迈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同时,“全璧言归古冀州”一句,既表达了对亲人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也暗含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喜色不缘毛义檄,壮心欲效子长游”两句,巧妙地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并非源自外在的表彰或荣誉,而是源于对自由与探险的渴望,想要像司马迁那样,游历四方,追求知识与真理。这种对自由与探索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

“几年湖海滋吟笔,万里风霜入敝裘”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创作灵感。数年的漂泊生活,不仅没有消磨他的热情,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得他的笔下充满激情与力量。而“万里风霜入敝裘”,既是对旅途艰辛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

最后,“临别莫为儿女语,琴书满载更何求”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朋友的鼓励与祝福。他希望朋友能够勇敢面对离别,不要因儿女情长而忧伤,因为心中有琴书相伴,已无更多追求。这句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家庭、自由、友情以及个人追求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伯淳
朝代:元

张伯淳(1242—1302),字师道,号养蒙,崇德(今浙江桐乡)人。祖父张汝昌,官至迪功郎,与石门酒官张子修为邻,两家并有池馆园林之胜,号东西园,结社觞咏,时称东西二张。父张琥,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累官朝议大夫、崇德开国男。与赵孟頫为中表,人物相望。张伯淳9岁举童子科,以父荫铨迪功郎、淮阴尉,改扬州司户参军。 
猜你喜欢

己未岁除言怀示诸弟侄子孙二首·其二

三岁尝叨贰国钧,两经吴蜀拥车轮。

寻思政府归休日,八百科中止一人。

(0)

和前人见寄·其一

此去山重水复重,登临无复叹途穷。

应将往事閒追忆,疑是邯郸梦枕中。

(0)

愿求裴令一篇诗。

(0)

夫人閤春帖子·其五

迎气青幡猎晓风,九门佳气郁葱葱。

日华初在扶桑上,春色先归御柳中。

(0)

时人为阳休之语

能赋能诗。阳休之。

(0)

尹喜哀叹五首·其五

昔往学道时,踪迹亦难寻。

东到日出界,树木郁郁深。

南到阎浮提,大火烧我身。西到俱地?,但见金城门。

青龙绕城腹,白虎守城前。

冲天金楼殿,太上居湛然。

光影耀虚空,仙人绝端严。

齐执黄卷书,口诵长生文。

北向入玄冥,大水湛湛深。

绕天数百迎,足底重躎生。

尔乃得仙道,把揽天地神。

子能述吾道,白日得升天。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