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遐荒共黯然,苍梧何处问楼船。
天穷象郡千峰外,地隐龙城六洞前。
飞诏金门频计日,传书铜柱易经年。
无劳更阅河东记,海色黄溪昼夜悬。
极目遐荒共黯然,苍梧何处问楼船。
天穷象郡千峰外,地隐龙城六洞前。
飞诏金门频计日,传书铜柱易经年。
无劳更阅河东记,海色黄溪昼夜悬。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送苏君禹观察之岭右八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岭南时的壮阔景象和深沉情感。
首句“极目遐荒共黯然”,开篇即以广阔的视野和沉重的心情,表达了对远方的辽阔与未知的感慨。接着,“苍梧何处问楼船”一句,借问苍梧山处的楼船,暗喻友人即将远行的旅程,充满了对友人身安旅途的关切。
“天穷象郡千峰外,地隐龙城六洞前”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岭南地区的遥远与神秘,将友人的目的地置于千峰之外、六洞之前,既展现了地理的辽阔,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难。
“飞诏金门频计日,传书铜柱易经年”则转而表达对友人此行的期待与担忧。飞诏金门,意味着朝廷的频繁召唤,暗含着友人可能随时需要返回;而传书铜柱易经年,则是说友人寄信回家的时间可能会很长,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深深挂念。
最后,“无劳更阅河东记,海色黄溪昼夜悬”两句,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劝慰友人不必过于忧虑,因为海的颜色已经足够证明他的存在,无论日夜,友人的身影都将被这片大海铭记。这里既有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福,也有对友情长存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通过对友人远行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元冥司朔令,节宴月穷纪。
木叶落归根,河水冻连底。
青女剪碎琼,散作冰花蕊。
不乐复何为,太康戒无已。
既命兔园宴,亦念东郭履。
宵长致良佳,帐冷梅花纸。
宿昔同衾人,长眠呼不起。
是非翩来迟,入梦辄欢喜。
三年梦不来,沉痛嗟何以。
我兄善择友,半多嵇阮交。
见子所为文,久思结同袍。
今直泛鸳水,居然叩蓬蒿。
精采固奕奕,词源更滔滔。
款留宿南园,对垒诗城高。
閒骑出挑战,苦无赫连刀。
缓兵得奇计,一醉方陶陶。
云山有神助,会者得其宗。
团团玛瑙盘,中有一朵青芙蓉,无量寿佛卐字胸。
坐莲花须者其寿,尽与无量寿佛同。
今日登临亦如是,稍涉言象究竟未离。
凡夫踪歌毕,天风吹我马。
隐有山灵谓我者,何必更与六和报恩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