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遭乱到蜀江,卧疴遣所便。
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
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
台亭随高下,敞豁当清川。
虽有会心侣,数能同钓船。
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
蛟龙无定窟,黄鹄摩苍天。
古来达士志,宁受外物牵。
顾惟鲁钝姿,岂识悔吝先。
偶携老妻去,惨澹凌风烟。
事迹无固必,幽贞愧双全。
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
霜骨不甚长,永为邻里怜。
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遭乱到蜀江,卧疴遣所便。
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
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敢谋土木丽,自觉面势坚。
台亭随高下,敞豁当清川。
虽有会心侣,数能同钓船。
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
蛟龙无定窟,黄鹄摩苍天。
古来达士志,宁受外物牵。
顾惟鲁钝姿,岂识悔吝先。
偶携老妻去,惨澹凌风烟。
事迹无固必,幽贞愧双全。
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
霜骨不甚长,永为邻里怜。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诗中“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一句,直接表明了诗人的个性和愿望,即喜欢自由自在,不受拘束,追求一种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
“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他喜欢饮酒,享受清风明月和竹林之美,而且选择住在有山有水的地方,这些都是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理想写照。
“遭乱到蜀江,卧疴遣所便”则透露出诗人因为战乱来到了蜀江(今四川一带),并且因病而随遇而安。这种流离失所却又不得不顺其自然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与超脱。
“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等句,则描写了诗人在蜀江地区购置田地,修建住宅的情景。从中可见诗人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仍有自己的小天地,可以自得其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好生态的描绘,以及诗人自身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诗人在动荡不安时代中寻找内心平静与自由的精神追求。
碾破长空绿。
看银蟾、一轮似水,照人清独。
缥缈风摇环佩碎,疑是英茎妙曲。
忽散作、天花芬馥。
帝子双双来洞户,炯肌肤、冰雪颜如玉。
愁易老,意难足。
楚江万顷疏汤沐。
想佳人,依然携手,碧云修竹。
葱蒨玲珑方寸许,清过千重夏木。
速就我、同倾湘醁。
追忆兰亭当日事,尽凄凉、也胜卢仝屋。
应不到,羡金谷。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
看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毬。
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
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
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
似阆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
为问竹西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
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重门翠锁,笑侯鲭断绝,又逢寒食。
社瓮初开春浩荡,荠蕨漫山谁摘。
榆火传新,柳绵吹老,愁绪空千亿。
百花过了。
游蜂将次成蜜。
追思共醉西湖,诗朋余几,俯仰成悲恻。
月射波心光万丈,犹想当时颜色。
黄鹄翩翩,白驹皎皎,莫待山灵勒。
金貂箬笠,问渠还肯相易。
倾国精神,娇无力、亭亭向谁。
还知否,羞沈月姊,妒杀风姨。
满地胭脂春欲老,平池翡翠水新肥。
只花王、富贵占韶光,真绝奇。
香暗动,人未知。
翻玉拍,度金衣。
任轻红殷紫,对景偏宜。
闻道洛阳夸此地,因思京国太平时。
向沈香亭北按新词,乘醉归。
尊前一笑,问梅花消息,几枝开遍。
咳唾随风人似玉,寒夜春生酒面。
故里天遥,殊乡岁晚,忍对骊驹宴。
无情潮汐,可能为我留恋。
目断雪棹烟帆,匆匆轻别,岂是如鸿燕。
要趁盘椒供燕喜,舞袖斓斑双旋。
屈指重来,扬鞭催去,想在金銮殿。
云萍无据,莫辞蘸甲深劝。
秋入书帏,漏箭初长,熏炉未灰。
向酒边陶写,韩情杜思,案头料理,汉蠹秦煨。
天有高情,世无慧眼,刚道先生是不斋。
人都笑,这当行铺席,又不成开。
忘怀。
物外徘徊。
与鸥鹭同盟两莫猜。
似琉璃匣里,光涵牛斗,凤皇台上,声挟风雷。
宝汞一钱,冰衔三字,浮利浮名安在哉。
太平也,要泥金镂玉,除是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