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情天气寒仍在,暗数春程。似阻山城。
已近飞花草乍生。琐窗朱户重重幕,人怯桃笙。
缓放初莺。燕子惺忪巢未成。
嫩情天气寒仍在,暗数春程。似阻山城。
已近飞花草乍生。琐窗朱户重重幕,人怯桃笙。
缓放初莺。燕子惺忪巢未成。
这首《采桑子·其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姚华所作,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嫩情天气寒仍在",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虽已来临,但仍有残留的寒意,暗示着冬春之交的微妙过渡。"暗数春程"则写出诗人内心对春天脚步的期待和计算。
"似阻山城"四字,仿佛春天被山城的地理位置所阻挡,使得春天的脚步显得缓慢而犹豫。"已近飞花草乍生"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临近,花草开始萌发,透露出生机盎然的气息。
接下来的"琐窗朱户重重幕,人怯桃笙",通过描绘精致的窗户和红色的门户,以及厚重的帘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慵懒的氛围。"人怯桃笙"中的"怯"字,表达了人们对春天到来的微微畏惧和享受宁静的心情。
"缓放初莺"和"燕子惺忪巢未成"则是动态的场景,初春的莺鸟鸣叫轻柔,而燕子还在睡梦中,巢尚未筑成,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清新与宁静,以及生命的初生与成长。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景象,既有静态的窗户和花鸟,又有动态的生命活动,展现了春天的温柔与生机,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
烟中列岫青无数。
遮不断、长安路。
杜鹃谁道等闲啼,迤逦得人归去。
陇云秦树,周台汉苑,满眼相思处。
停杯莫放离歌举。
至剪烛、西窗语。
元都燕麦又东风,自是刘郎迟暮。
纫兰结佩,裁冰斩句,细和闲情赋。
想天开阊阖,正元日、受朝仪。
美出震居尊,承乾继统,行夏之时。
梅花领将春到,更祥烟、浮动万年枝。
丽日徐行黄道,和风细度丹墀。
天颜有喜近臣知。
称寿献瑶卮。
道品物惟新,阳刚*长,百禄咸宜。
觚*五云佳气,但遥瞻、百拜只心驰。
记得华封馀祝,不妨借人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