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陆君实哀挽》
《陆君实哀挽》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亘古无斯事,于今有若人。

龙绡同把手,鲛室共沉身。

蹈海言能践,忧天志不伸。

曾微一抔土,鱼腹瘗君臣。

(0)
注释
亘古:自古以来。
斯事:这样的事情。
于今:在今天。
若人:这样的人。
龙绡:比喻轻柔的绸缎,象征纯洁或高贵。
把手:携手。
鲛室:传说中鲛人居住的地方,象征神秘或理想之地。
沉身:投身。
蹈海:跳入大海,表示决心和牺牲。
践:实践,实现。
忧天:忧虑天下,关心民众疾苦。
志不伸:心愿无法实现。
曾微:曾经轻微的。
抔土:一捧泥土。
瘗:埋葬。
君臣:君主与臣子,这里可能指忠诚的伙伴关系。
翻译
自古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事情,但在今天却出现了这样的人。
他们如同龙绡般携手,共同沉入鲛人的居所。
他们誓言要投身大海,实现自己的诺言,但忧虑苍生的心愿无法舒展。
曾经只有一捧泥土,就足以埋葬他们的君臣之谊。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和对现世英杰缺失的感慨。开篇“亘古无斯事,于今有若人”两句,直接点出了历史上难以寻觅的伟大事件与人物,以及当前时代中似乎仍有人继承了这种精神的深刻反差。

接下来的“龙绡同把手,鲛室共沉身”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一种生死与共、患难见真金的情谊。这里的“龙绡”和“鲛室”都是古代传说中形容深海巨兽的名词,它们在此被用来象征着一种坚定的誓言和不离不弃的友情。

“蹈海言能践,忧天志不伸”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理想无法实现、抱负难以伸张的无奈与哀叹。这里的“蹈海”即是古代英雄跨海寻求事业的典故,而“忧天”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苍茫宇宙时内心的不安和困惑。

最后,“曾微一抔土,鱼腹瘗君臣”两句,通过对古代忠诚之士埋骨海底、甚至被鱼腹所吞的传说进行暗示,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那些为了国家和理想献身的人物深深的敬意。

这首诗充满着对英雄时代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无法实现个人抱负时的悲凉情感。通过丰富的古典文化元素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诗人构建了一幅跨越历史时空的精神图景。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挽邓参戎宇开

祭遵儒将旧能文,廿载雄姿海国闻。

兵略世曾传细柳,论交义足薄秋云。

临池笔下毫偏见,赌墅棋中胜已分。

何意白头憔悴尽,一丘徒有鹿麋群。

(0)

挽家文烈

曾从百战出重围,只手空思挽落晖。

莫道孤忠有遗恨,睢阳如值信同归。

(0)

送别曹方伯·其二

逢时能勇退,真羡季鹰狂。

讵有鲈鱼美,应怜松桂芳。

独归秋水外,心倦野鸥旁。

万里珍行笈,十重只砚囊。

(0)

秋夜怀陈九畹

空庭独立对参横,风气移情百虑萦。

金尽祖生还任侠,时危陈涉不慵耕。

震邻飞羽徵兵急,畏路停车揖客轻。

已扫人间无限累,为君归计每屏营。

(0)

咏怀·其二

罗浮有铁桥,上跨秋河影。

登此望东南,下视三山并。

琼楼郁崔嵬,炤耀沧波冷。

真人相往还,遗我金丹鼎。

谓可驻颓颜,羽翮生俄顷。

九还当可为,须托金石永。

(0)

寄陆汉东

浊世不可托,骞怀念唐虞。

何心皎洁羽,乃押鸡与凫。

梅生昔弃妇,夷齐耻存躯。

铿锵固穷节,后世知不诬。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