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雨》
《对雨》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独吟池上雨,拍拍水平堤。

暝色千峰合,凉声万叶齐。

翠承深竹重,寒压晚檐低。

怪得经过断,街头一尺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池边吟咏,细雨绵绵的情景。首句“独吟池上雨”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雨景的交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拍拍水平堤”以拟声词“拍拍”生动地描绘了雨滴落在水面上的声音,以及雨水逐渐填平堤岸的景象,展现了雨势之大。

“瞑色千峰合,凉声万叶齐”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夜的景色。傍晚时分,千山万岭被暮色笼罩,显得格外宁静;同时,风吹过万叶,发出阵阵凉爽的声音,与雨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凉而又略带凄美的意境。

“翠承深竹重,寒压晚檐低”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竹林和屋檐。翠绿的竹子在雨中显得更加浓重,寒气似乎也压低了屋檐,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雨后环境的清冷与静谧。

最后,“怪得经过断,街头一尺泥”两句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雨后的街道状况,由于雨水的冲刷,街道变得泥泞不堪,行人难以通行,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反映了雨后环境的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感表达,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芦雁四咏飞鸣宿食·其一

肃羽遵寒渚,渡江芦叶黄。谁云南去远?

不敢过衡阳。

(0)

诗瓢

雨蔓霜藤老翠壶,吟边不是酒葫芦。

剖开架上轮囷玉,著尽胸中错落珠。

满贮苦心留宇宙,深藏清气付江湖。

谁家半腹能千首,为问山人果在无?

(0)

周左丞玉雪坡

玉雪坡前一色云,更无纯白斗氤氲。

春回土脉孤亭在,山掩人家半路分。

铁石峥嵘推宗相,江湖冷落念番君。

调羹佳实花时见,喷笛清风海内闻。

墨积砚坳留凤咮,香飘池上点鹅群。

商盘久向坑灰冷,秦篆何曾野火焚?

已翼庙谟跻丙魏,兼闻户履有河汾。

腐儒独愧身如腊,已老何殊辟蠹芸?

(0)

次韵刘宪副春日湖上有感五首·其一

庾信哀多赋漫成,江南文物久晨星。

市衢火后蒿横目,民舍春来草满庭。

浪齧湖堤官柳尽,沙填江浦夜潮腥。

归来何异辽东鹤,只有西山慰眼青。

(0)

沈仲说画树石

风流沈传师,浩荡江海姿。默庵岂诚默?

开口谭书诗。兴来捉笔画树石,溪深岸高浪波白。

豪端无非篆籀法,折铁中郎此其式。

世人贵耳贱目者,于此却令三叹息。

(0)

倪元镇古木竹石

云林子,外生死,解内敬,为天使。

带经而锄倦即休,亦复拈笔为林丘。

树枝鳞皴崖石幽,若有人兮在空谷。

招之不来兮,云惨瘁以令人愁。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