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界开香积,伊蒲我未能。
传餐休卫士,讽呗厌山僧。
溪壑堪寻乐,松篁可作朋。
宝珠欣得概,楼户不重凭。
香界开香积,伊蒲我未能。
传餐休卫士,讽呗厌山僧。
溪壑堪寻乐,松篁可作朋。
宝珠欣得概,楼户不重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香界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赞美。首句“香界开香积”以“香界”象征佛教的清净与庄严,暗示了寺庙的神圣氛围。“伊蒲我未能”,表达了诗人虽向往但未能亲自参与佛教仪式的遗憾。
接着,“传餐休卫士,讽呗厌山僧”两句,通过描述寺庙中的日常活动,如停止卫士的传递食物,以及僧侣们的诵经唱呗,展现了寺庙生活的宁静与庄严。这里“厌”字用得巧妙,既表现了诗人对这种仪式的欣赏,也暗含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溪壑堪寻乐,松篁可作朋”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溪流山谷为诗人提供了游玩的乐趣,而松树竹林则成了他心灵的朋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宝珠欣得概,楼户不重凭”表达了诗人对珍贵事物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可能包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