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二十四》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二十四》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瑞气氛氲锁梵宫,嵯峨宝塔倚高空。

檐楹金碧光相照,尽落山僧一顿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寺庙景象。首句“瑞气氛氲锁梵宫”,以“瑞气”和“氛氲”渲染出一种神秘而祥和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宗教气息的世界。“锁梵宫”则暗示了寺庙的神圣与封闭,仿佛外界的喧嚣无法触及这方净土。

接着,“嵯峨宝塔倚高空”一句,通过“嵯峨”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宝塔的高耸与雄伟,它仿佛是直插云霄的巨人,不仅展示了建筑的壮丽,也象征着佛教信仰的高度与深远。宝塔“倚高空”的姿态,既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檐楹金碧光相照”进一步展现了寺庙的富丽堂皇。檐下与楹柱上的金色与碧色相互辉映,不仅色彩斑斓,更寓意着佛法的光辉普照,照亮了信徒的心灵之路。这一句通过视觉的描述,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寺庙内庄严而又温暖的氛围。

最后一句“尽落山僧一顿中”,巧妙地将整个场景聚焦于“山僧”这一核心人物。这里的“一顿”并非指一顿饭,而是指一个瞬间、一个时刻。这句话意味着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刻,所有的景物、氛围都凝聚在了山僧的一念之间,强调了个人与环境、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和谐统一。山僧的存在,不仅是对寺庙生活的日常描绘,更是对内心修行、与世隔绝的僧侣生活的一种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既宏伟又静谧的寺庙世界,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深邃,同时也表达了对僧侣精神追求的敬仰。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杂感三首·其三

帝尧让天下,许由去洗耳。

仲父牵牛过,不饮下流水。

荣华若尘垢,富贵等泥滓。

王阳始弹冠,贡公胡为喜。

古今不相及,何啻千万里。

(0)

龙舟坞

帝舸频催发,初开水殿时。

苍龙出海国,紫凤浴天池。

夺锦星桥断,穿杨月树披。

于今芳坞闭,闻自内家知。

(0)

和人无题二首·其一

晴绽东墙杏子红,露漙南内牡丹承。

丛恩未必因词客,捐宠何劳怨画工。

独听远鸡啼晓月,几随孤燕领春风。

琐窗寂寂眠初定,梦见笙歌在别宫。

(0)

西堂偶兴

曲槛回廊处处通,深深帘幕暗花丛。

一春人醉斜阳里,三月莺啼细雨中。

柳絮不飞粘草白,樱桃初熟亚枝红。

门前若有求逋客,为说西堂梦未终。

(0)

王司训聪投诗见访不值次韵为谢

闭户妨迎客,空劳枉驾过。

清诗充谒刺,尘榻愧行窝。

世久轻鱼服,君能问雀罗。

无由挽高躅,日暮碧云多。

(0)

春日与张万里城南访阮仁卿

春事已如此,郊行亦偶然。

芳筵甘野蔌,轻服快晴天。

谷静闻流水,江寒起暮烟。

病躯登顿倦,藉草即思眠。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