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枝矫矫欲盘空,高阁泠泠受远风。
怪石枯藤随意古,砌花畦草自然工。
六朝遗事残钟外,千佛生涯晓籁中。
我亦冥心求圣果,十年梦落虎溪东。
苍枝矫矫欲盘空,高阁泠泠受远风。
怪石枯藤随意古,砌花畦草自然工。
六朝遗事残钟外,千佛生涯晓籁中。
我亦冥心求圣果,十年梦落虎溪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禅林景象。诗人以“苍枝矫矫欲盘空”开篇,生动地勾勒出枝条盘旋于空中的姿态,展现出一种坚韧与自由并存的美。接着,“高阁泠泠受远风”,通过高阁在远处微风中的感受,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怪石枯藤随意古,砌花畦草自然工。”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禅林的自然之美,怪石与枯藤随意生长,仿佛是大自然的随意之作;而砌花畦草则呈现出一种人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既有人为的精心布置,又有自然的野趣。
“六朝遗事残钟外,千佛生涯晓籁中。”这两句将时间与空间的跨度拉大,通过“六朝遗事”与“千佛生涯”,以及“残钟”与“晓籁”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生命的永恒,同时也暗示了禅宗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独特理解。
最后,“我亦冥心求圣果,十年梦落虎溪东。”诗人表达了自己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希望通过十年的努力,达到心灵的升华,如同梦一般落在虎溪之东,隐喻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林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生命以及精神追求的独到见解,充满了浓厚的禅意和人文关怀。
故乡重到月初斜,觅得深林便作家。
高阁上齐横岸柳,疏篱曲护小池花。
乱山隐隐围村屋,流水声声杂纬车。
最是主人情意好,移樽新晕颊边霞。
几向深公试买山,碍人芳草不须删。
移花圃畔呼童莳,踏月溪边送客还。
石砚尘生缘意懒,萱帷病减觉身闲。
推窗日日登楼望,思在渔樵半席间。
踪迹浮沉愧挂冠,茂陵聊借一枝安。
苍生自爱甘棠树,清宦偏宜苜宿盘。
匣剑欲鸣终钦锷,韦编虽绝尚须看。
宛陵自惜推名胜,山色朝来秀可餐。
七十韶光似掷梭,生涯落拓半蹉跎。
御炉香霭天边迥,花县春游梦里过。
万里不堪双鬓雪,三繵尚愧一官多。
年来差喜精神健,且向南楼寄啸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