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溟接云水皆立,鼋鼍赑屃蟾蜍泣。
珊瑚声碎海若愁,犀角香消桂娥浥。
蟾为影兮沧为形,都将皎洁同清泠。
九霄倒下湛虚白,万古直上涵空青。
逝邪亏邪复何有,不抵生前一杯酒。
海枯月没双眼月,始识人间亡是叟。
沧溟接云水皆立,鼋鼍赑屃蟾蜍泣。
珊瑚声碎海若愁,犀角香消桂娥浥。
蟾为影兮沧为形,都将皎洁同清泠。
九霄倒下湛虚白,万古直上涵空青。
逝邪亏邪复何有,不抵生前一杯酒。
海枯月没双眼月,始识人间亡是叟。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悼沧蟾》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神秘的海洋景象。开篇以“沧溟接云水皆立”起笔,展现出大海与云天相连的壮丽画面,暗示着沧海的广阔无垠。接下来,“鼋鼍赑屃蟾蜍泣”运用了神话生物的形象,寓言大海的悲凉与哀愁,仿佛连海中的生物也为之动容。
“珊瑚声碎海若愁,犀角香消桂娥浥”两句进一步深化情感,珊瑚的破碎声象征着海的哀伤,犀角香气的消散则暗示着月神嫦娥的同情。诗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添了浓厚的诗意。
“蟾为影兮沧为形,都将皎洁同清泠”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月亮和大海的纯洁与清澈,两者相互映照,形成一种和谐的意境。接下来的“九霄倒下湛虚白,万古直上涵空青”描绘出天空与海洋的深远,给人以辽阔而宁静的感受。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是借景抒怀,感慨“逝邪亏邪复何有,不抵生前一杯酒”。他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即使面对海枯月落的宏大场景,也不及珍惜眼前的一杯酒。最后,“海枯月没双眼月,始识人间亡是叟”以海枯月落象征生命的终结,表达出对老去和死亡的深深哀思。
整体来看,《悼沧蟾》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咏物诗,通过描绘沧海、明月等意象,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金节照南国,画戟壮陪都。
严谯鼓角霜晓,雄胜压全吴。
葱茜采香古径,缥缈折梅新奏,春事早关渠。
谁识使君意,行乐与民俱。
披绣幌,薰宝篆,引琼酥。
黄堂当暇,宾幕谈笑足欢娱。
看取十行丹诏,遥指五云深处,归路接亨衢。
玉佩映鸳缀,不老奉轩虞。
一天春意,趁东皇幽赏,重飞端叶。
造物有心成伟观,来伴红蕖开彻。
桂魄初圆,梅腮全放,节物俱奇绝。
冷官门巷,望中北固楼堞。
遐想蓬底高人,拥衾无寐,九曲长增结。
我亦低窗翻蠹纸,失喜瑶花盈尺。
拥鼻孤吟,搔头危坐,所欠惟佳客。
须君来此,脸纹相对生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