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天生桥》
《过天生桥》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

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

徒闻鹊驾横秋夕,谩说秦鞭到海东。

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远的画面,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与哲思。

首句“水光如练落长松”,以“练”比喻水光的清澈明亮,如同丝线般细腻地洒落在高耸的松树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云际天桥隐白虹”,将视线引向远方,云层之上仿佛有一座通往天界的桥梁,而那道白虹则像是连接人间与仙境的通道,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这两句运用了典故,辽鹤象征着仙人的使者,华表则是古代立于道路两旁的标志,这里暗示仙人已逝,留下的是空荡荡的石桥,表达了对仙人离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徒闻鹊驾横秋夕,谩说秦鞭到海东”,“鹊驾”指的是传说中的鹊桥,此处借指美好的相聚时刻;“秦鞭”则暗喻力量与征服。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无奈,以及对遥远梦想难以实现的感叹。

最后,“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诗人将目光转向更为广阔的长江,即便它能帮助人们渡过险境,但在这无尽的山脉之中,却显得如此渺小与空洞。这句话既是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也是对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渺小感的体现,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命、时间、梦想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童丱须知.习尚篇

习尚从何来,影响由先世。

好礼必温恭,收书乃文艺。

初心傥不思,后弊必难制。

古人约其身,所以裕苗裔。

(0)

显仁皇太后挽辞·其一

白水神龙跃,苍梧缋翟归。

八纮瞻寿母,二纪御慈闱。

春酒霞方烂,秋阳露已稀。

伤心老莱服,不上赭黄衣。

(0)

次韵梁谏议吴殿院二诗·其二阻雨未到金焦

万古金焦浪拍沙,隔江虽迩到何赊。

颇闻敌马轻千里,未省瓜州今几家。

阴雨连宵舟懒动,好风吹晓日方华。

会须急作登连计,建邺明朝在一涯。

(0)

次韵王龟龄校书梅花·其二

朔风吹雪障江梅,不著诗攻不解开。

正恐与花无半面,胡然有意及三杯。

清凉怕逐炎炎去,澹泊曾参的的来。

祇向茅檐露消息,华堂虚费管弦催。

(0)

次韵郑郎中作四明谢遗尘九题走笔不二·其五鹿亭

谁将此物命危亭,漏泄知因甫里生。

渴饮云浆饥沆瀣,笑渠凡质食蒿萍。

(0)

次韵郑郎中作四明谢遗尘九题走笔不二·其四云北

云北人言是北溟,脩鳞可驾上金庭。

高风已得扶摇便,聊向虚窗聚德星。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