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首秋轮台》
《首秋轮台》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ǒuqiūlúntái
táng / céncān

yīnshānwàichéngxuěhǎibiān
qiūláiwéiyǒuyànxiàjìnwénchán

zhānqiáng湿shīfēngyáocuìshān
lúntáiwànshìsānnián

注释
异域: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阴山:中国北部的山脉,这里代指北方边疆。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市。
雪海:形容雪量极大,像海一样。
秋来:秋季来临。
唯有:只有。
雁:大雁,候鸟,常用来象征思乡或传递书信。
夏尽:夏季结束。
不闻:听不见。
雨拂:雨丝轻轻擦过。
毡墙:用毛毡制成的墙壁,常见于游牧民族的居所。
湿:湿润。
风摇:风吹动。
毳幕:用动物细毛编织的帐篷。
膻:羊等动物的腥臊味。
轮台:古地名,这里泛指边疆地区。
万里地:形容地域辽阔。
无事:没有战事或重大事件。
历三年:经历了三年的时间。
翻译
在遥远的阴山之外,有一座孤独的城池坐落在雪海之边。
秋天到来时只能看见大雁飞过,夏天结束时却听不到蝉鸣声。
雨丝轻拂让毛毡墙壁湿润,风儿吹动着羊毛帐篷带来一丝膻味。
轮台这广阔无垠的土地,平静无事地度过了三年时光。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萧瑟景象的诗句,由唐代著名诗人岑参所作。诗中的“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两句,勾勒出了一个荒凉而遥远的边塞地带的轮廓,其中“阴山”和“雪海”都为读者营造了一种严寒与孤寂并存的景象。紧接着的“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则通过对比秋天只有大雁南飞、夏日却连蝉鸣声都不闻,进一步强调了边塞的冷清与静谧。

接下来的“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边塞军营中的生活情景。雨水渗透了毡制的城墙,而大风则摇曳着兽毛编织成的帷幕,这些细节都极富表现力,展现了边塞军人的艰苦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苛刻。

最后,“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则透露出诗人在这片广袤而偏远之地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却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这里的“轮台”指的是军营中的瞭望台,而“无事”则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却缺乏重大事件的平淡。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岑参高超的意象塑造能力,还通过对边塞生活细节的刻画,传递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人性的孤独感。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次韵答裴仲谟

十年淮海閒居草,偶遣儿童次第成。

方愧贫家矜敝帚,忽蒙邻壁借馀明。

文昌但愿花前老,张翰何须身后名。

移病阖门参拜阻,卧听车马去来声。

(0)

皇后阁端午贴子词五首·其三

红榴紫槿映池台,玳席还当水殿开。

借问天颜何大喜,皇储亲奉万年杯。

(0)

长沙劝耕·其四

田里工夫著得勤,翻锄须熟粪须均。

插秧更要当时节,趁取阳和三月春。

(0)

嘉祐祫享二首·其一迎神用《怀安》

躬兹孝享,礼备乐成。神登于俎,祝导于祊。

展牲肥腯,奏格和平。灵其昭格,肃僾凝情。

(0)

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其十八送真用《太安》

雍歌既彻,熙事备成。神夕奄虞,忽乘青冥。

灵心回眷,监我精禋。诞降嘉祉,休德昭清。

(0)

高宗郊祀前朝享太庙三十首·其七僖祖室酌献用《基命》

思文僖祖,基德之元。皇武大之,受命于天。

积厚流光,不已其传。曾孙笃之,于万斯年。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