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萧瑟景象的诗句,由唐代著名诗人岑参所作。诗中的“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两句,勾勒出了一个荒凉而遥远的边塞地带的轮廓,其中“阴山”和“雪海”都为读者营造了一种严寒与孤寂并存的景象。紧接着的“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则通过对比秋天只有大雁南飞、夏日却连蝉鸣声都不闻,进一步强调了边塞的冷清与静谧。
接下来的“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边塞军营中的生活情景。雨水渗透了毡制的城墙,而大风则摇曳着兽毛编织成的帷幕,这些细节都极富表现力,展现了边塞军人的艰苦生活和自然环境的苛刻。
最后,“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则透露出诗人在这片广袤而偏远之地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却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这里的“轮台”指的是军营中的瞭望台,而“无事”则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却缺乏重大事件的平淡。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岑参高超的意象塑造能力,还通过对边塞生活细节的刻画,传递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人性的孤独感。
十年淮海閒居草,偶遣儿童次第成。
方愧贫家矜敝帚,忽蒙邻壁借馀明。
文昌但愿花前老,张翰何须身后名。
移病阖门参拜阻,卧听车马去来声。